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殖民者和语言考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读完《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后,写过一点体会,因是门外汉越界,写完就不放心,于是去译者黄其煦先生那里求个“准”字。专家都是大人大量,总算没笑话我,还讲了个故事给我听。他说“现在学生上学读专业也是看家境。有钱的全去读MBA之类,这些没有多少挣钱出路的专业,譬如考古,都是家境不好的人才去读,因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就是刨土坑。这引起了他的感慨,在国外是相反,考古是有钱人玩的东西,至少是真有兴趣的人才学。德国就很有意思,德国的国家考古研究所不隶属于任何科学研究部门,而是由外交部管辖。因为从历史上看,德国在近东、中东的考古就是由当时的外交官开创的,他们组成了考古组织,逐步扩大,沿袭至今,外人很难想象个中的原因。”他还说:“当初我到德国读书,就是考古所的一个分所所长提携,可是所里却不能招学生,于是就到科隆大学去注册。以后才知道,考古所算是个衙门。后来安志敏先生被德国考古所授了一个外籍院士,所长不让事先告诉他,我在大会上给他当翻译,安先生才知道。我说,这回您就算是半个德国外交官了。他心里还打鼓,说要是这样,回去要汇报,说清楚才好,免得以后有麻烦。”

这让我想起读考古史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一种从公元前就开始的广泛“研究兴趣”或者说“哲学入迷”。听了他的故事,我想到那些西方外交官开创考古的“个中原因”。大量西方外交官、殖民地官员都热衷考古、研究当地文化,从1871年开始,德国考古研究所就成为普鲁士政府的一个机构,1874年成为帝国的一个机构。我曾经读到过一些别的故事,忍不住又想写出来。其中很有意思的一个,也和考古相关,不过那算是“语言考古”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