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改革是戊戌维新的重头戏之一,由读书人发起的这场变法运动,对一向被视为生命的科举与八股文,投去了过多的关注。因为人们习惯地将人才的得失看做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开始于戊戌变法的科举改革,虽经波折,但终于在二十世纪初的清廷新政中完成。然而,它还是给日后的中国留下了一个未竟的铨选难题。
上升的阶梯与意识的统制
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十分注重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来充实更替政府官员,一方面是广泛地吸收人才资源,一方面是消融反叛于萌芽,尽可能地化解心怀异志者的异心。同时也有借此贯彻官方意识形态的作用。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特有的铨选系统,只有在中国这种身份不固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社会里才能实行,而西欧中世纪那种层层封建、身份固定世袭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中国传统政治的铨选制度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由于二世而亡,铨选未及健全,依靠原来战国年代从各国吸收的人才加上军功与纳粟而得爵者,以足敷用。两汉的铨选制度已相当完备,不仅具有选拔功能,而且初具意识统制的功效。两汉的铨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察举和自上而下的征辟,被征举者被要求“知书”(秀才)“达礼”(孝廉)。
征举制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推举人不是地方官即为中央官,推举难免掺上个人私意,甚至成为培植个人势力的一种手段。鉴于这种弊病,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征举制改为九品中正制,即由专门的中正官来执行原来由各级官吏执行的察举推荐任务。结果,情况更糟,中正官很快就被高门豪族控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畸态情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