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本体与空性 佛教的认识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济:印度佛教特别重视思辨,用因明层层阐述。西方逻辑是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但大前提往往属于假设,是不可论证的。上帝创造万物,但上帝不可论证。如果否定这个大前提,别的内容就无法进行了。

周:对,三段论,如果要证明大前提,就要往前推,又有一个新的三段论。推到最初,上帝是第一个大前提,只能相信,无法论证。

济:佛法不是这样的。它先是抛出一个论点,接着提出论证。比如论点(宗):声是无常。然后提出成立的理由(因):所作性故。再举例(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桌子;若非所作,见彼是常,犹如虚空。“宗因喻”为三支比量,通过正确的推理,严谨的规则,保证论点的成立。不存在不可论证的大前提。

周:佛教的逻辑是因明吗?

济:因明属于古印度的尼迦耶学派,佛教继承这一思辨方式,以此作为认识论。

周:佛教的认识论是最博大精深的,没有一种哲学比得上。在认识论方面,好像又是唯识最为完备,是不是这样?

济:大乘佛教有三个体系,即如来藏、唯识和中观。每个体系和宗派都有不同的重点。

周:中观的重点是什么?

济:中观讲缘起性空、无自性空。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解构,帮助我们认识存在的本质,认识到一切都是条件的假相。除了条件和变化,根本找不到独存不变的自性(本体),从而瓦解我们对各种现象产生的自性见。从中观思想来看,任何自性见都会让我们陷入二元对立的世界,成为轮回的基础。唯有摆脱自性见,才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束缚,通达空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