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
1971年的日记折射出凯南多变和快节奏的日常生活。这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完成了一部简短的学术著作,撰写了回忆录第二卷的大部分内容,并草拟了要在欧洲和美国发表的演讲稿。这一年,他修缮了农场的栅栏,处理业已成年的孩子们的问题,并与西德总理和外交部长会谈。他在高等研究院帮助遴选新的教员和学生,同时还协助好友以赛亚·伯林对这里的工作做出调整。凯南和约翰·卢卡奇共事多年,后者相对默默无闻,这让凯南“感动又沮丧”,他赞扬卢卡奇是“美国最好的政治文化哲学家”。在举家游历葡萄牙、英国、法国、瑞士、西德、挪威和荷兰期间,乔治·凯南也没有放下既有的成见。他用“厌恶”的眼光看待阿姆斯特丹的“诸多外国怪胎:叛逆的年轻人……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外国工人,来这里靠女人过日子的非洲人”。他还很不高兴地发现这座城市“迎合色情品味”,令人厌烦。
1月11日,华盛顿
下午三点,国务院召开了政府内部会议,收集所有关于《赫鲁晓夫回忆录》的信息。
去汤米·汤普森夫妇家吃饭。这是一顿私密的晚餐,只有我们三个人。
1月22日,普林斯顿
今天上午,开始撰写回忆录的第二部分。写了几页1952年被任命为驻莫斯科大使的事,意兴阑珊(突然对这本书没了热情,谁会在乎这些事呢?就连我自己的孩子都不会感兴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