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方面接到英国人的信时,也几乎是在乔治·马嘎尔尼使团出发的时候。乔治·马嘎尔尼来中国的那年,乾隆皇帝已经80岁了——中国的官员都认为英国人是给乾隆皇帝贺寿来了。1793年6月19日,在出发9个月之后,英国人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海面。他们在澳门停泊数日后北上,并于1793年8月5日(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廿三日),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但让英国人不快的是,刚一上岸,他们的队伍便被中国官员不由分说地插上几面彩旗,上面用中文写着几个大字——英吉利贡使。无论在旗上还是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员都把“礼物”改成“贡物”。在天朝,送给皇帝的礼品从来都叫作“贡”。乔治·马嘎尔尼并不认为自己是临时的贡使,他是作为英国首任常驻大使派往中国的。但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接受这种区分,和对其他国家的使团一样,他们对英国人采用的是同样的措辞和礼仪。
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后,乔治·马嘎尔尼一行七百余人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可在接待的过程中,大清王朝的钦差大臣徵瑞和直隶总督梁肯堂对英国人的行为十分震惊。要知道,这精美的晚宴不是总督而是皇上恩赐的,这些英国人不问问就吃,胃口极好。中国人本以为他们也会像中国人那样在菜上来时跪倒在地。钦差大臣徵瑞和直隶总督梁肯堂随后在给热河的奏折中悄悄地提了一笔:贡使向上免冠叩首。这后两字“叩首”是表示磕头的固定说法。但不拜倒怎么“叩首”呢?这两名大文豪把西方式的脱帽和中国式的头捣地两种不同概念糅合成一种含混不清的表达方式,从而创造出一个表示虔诚的隐喻来说明马嘎尔尼是恭恭敬敬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