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 文物篇 “周恩来墨迹碑廊”书法艺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书法艺术的精髓是以书言志,以法载道,故书法又称之为“书道”。书法——由技法而综合表现出的艺术性,其本质是为了体现道。

近读淮安周恩来故居新落成的周恩来墨迹碑廊二十余方书法墨宝,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美,受到一次“磁力”巨大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洗礼和熏陶。

道是书法艺术的哲学,周恩来总理深谙其道。他幼年时天分极高又勤奋好学,在家塾馆里读书时就酷爱书法,常在正方型“罗地砖”上,悬肘练习大楷。他重法度,有悟性,寒暑不辍,下过一番很深的功夫。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真正的功夫,放在书法之外。除了“邃密群科”,探求渊深的学识修养外,他为了“济世穷”而“破壁”,一生从事艰辛的革命活动与和平建设,因而具有广博的生活阅历、深刻的宇宙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因此,对于周恩来这样一位一代伟人来说,无论题诗、题词、题联,定然会下笔不凡,其书法更近乎道,并能使之载道。“书如其人,道如其书”。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道德楷模。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以社稷为重,道义当先,所创书法风格亦为行楷典范,无不闪烁其人格的力和美。欣赏周恩来的墨迹碑刻,足以窥见一斑。

早在一九一零年春,十二岁的周恩来远离故乡淮安,随伯父到东北铁岭,秋天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当时,少年周恩来已对读书的目的性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有一次,该校兼教修身课的魏校长,在课堂上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他庄重地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由于少年周恩来的南方江淮口音很重,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要周恩来再说一遍,于是他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