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篇 中国经济大历史 第三章 辉煌时代:公元1~1839年 第一节 用数据说历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要想了解中国从公元1年以来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关键是看视角的宽度。按费正清20年为一段来划分历史的方法,应至少用100本书来解读这段历史。但黄仁宇以其独特的大历史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在《万历十五年》一书序言中,他说:“因我之所谓‘大历史’(macro-history)观,必须有国际性,我很希望以四海为家的精神,增进东方与西方的了解,化除成见。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在海外,也仍是一个容易犯起是非的题目。首先要解释明白的则是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效逼,才体现出来的。我小时候读书,很受太史公司马迁的影响,满头脑充满着传奇性的希望和想法。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黄仁宇指出中国数千年来发生的问题,都是“缺少数目字上管理”。他对财政状况很关注,认为中央政权主要靠税收体系来维持,税收锐减,政权运作便无法维持。根据黄仁宇的分析,由东汉开始中央对地方政权失去控制,主要原因是依靠地方来执行的中央税收基础受到破坏,至唐朝才重新建立,其后又没有有效税制的建立,结果在每次对抗突发事件时,由于财政困难,总是败多赢少。黄仁宇从税收角度看问题是有道理的。但财政支出也很重要,一个中央政权往往在开始时期能控制花费,到了后期就控制不住了。与税收减少效果一样,财政花费增加同样会侵蚀国家财政盈余,一旦发生内忧外患,就会拿不出钱来应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