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华
有学者指出贫困的三个特征:“一是经济上的不平等,二是经济上的依赖性,三是经济上的不充分;其中不充分是由于不平等,可导致依赖性,难以确定其界限,一般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并以假设的标准以及生理心理与社会状况作为确定界限的依据。贫困人群经济上的依赖性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经济负担,这是贫困问题最直接最主要的后果,任何一个社会均视为之负担,对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社会来说,更是如此。”
第一,一部分人群陷于贫困状态而没有正常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而陷入贫困之中,这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一方面,说明社会中还蕴含着某种缺陷,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形成社会的不协调格局。依照经典的“贫困文化理论”,陷入贫困状态的人群受制于一种与其生存境况和制度特性相关的恶性循环,因此很难以纯粹经济的手段来帮助他们解脱贫困。从中国现阶段的贫困人群看,焦点是,还存在一种贫困制造机器,在这部机器的作用下,贫困人群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机会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能力的低下是由于他们没有获得某种助长这种能力的机会,如接受教育、维持健康的生活环境等,而这种机会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力把握某种机会,如对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最基本的追求意识,或被所谓“贫困文化”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所束缚而不能创造机会或把握机会,如许多地区的贫困人群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没有积极性,也不对相关的信息资源感兴趣。所以,有学者认为,“一种明显不同于城市主流文化的文化(或者可以直接叫做‘贫困文化’)正在出现”。这是美国学者刘易新的“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现实运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