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〇、1931年9月18日 17、半途而废的督师“剿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东北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捆住蒋介石的手脚。当把国民政府一些事务安排妥当后,他第二次离宁赴赣,到“前线”督师“剿共”——那里的战事如何,才是这位“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制定者最关心的。

蒋介石是乘着永绥舰离开南京的。这名曰永绥的炮舰是一艘内河装甲运兵船,1931年前后蒋介石只要沿水路出行,几乎都乘坐它,使它俨然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水上的“空军一号”。那一年因为发大水,长江的河道也变得更加深阔,永绥舰在这样的河道里跑得倒更带劲了。

随行的还有周佛海,他那年34岁。

周佛海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很有意味的人物。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在不能算长的51年人生路途中,他经历了三变:一变成为中共党员和一大代表,二变成为国民党员,担任国民政府要职,三变投入日本人的怀抱,堕落成中华民族的罪人。周佛海的“人生三变”,却都与日本有某种若隐若现、千丝万缕的关联。

1917年,20岁的周佛海在好友和所在学校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与许多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他恰恰是在日本接到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开始信仰共产主义。1921年夏,周佛海利用暑假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从而成为资格最老的中共党员之一。1921年11月初,他携恋人杨淑慧离沪返回日本读书。许多热衷于政治的青年都有如下特点——火热的政治激情与政治信仰的多变性相生相伴,周佛海亦不例外。第二次东瀛之行,不但没有把他塑造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相反,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渐渐动摇起来。不久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就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1924年秋,中共中央看到周佛海去意已决,准其脱党。几乎就在他与共产主义渐行渐远的同时,他结交了另一位同样有深深“日本情结”的国民党人戴季陶,二人相见恨晚,周对戴十分推崇,以之作为自己的榜样。在戴的大力举荐之下,他投入国民党阵营,后来几经波折机缘巧合,成为蒋介石身边的“文胆”。30年代初的周佛海俨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1931在国民党四大上,由于蒋介石的提携,他当选中央委员,且得票最多,号称“状元中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