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殿贮藏清代宝玺二十五方。所谓宝玺,就是图章,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先说国宝。清初宝玺不规范,努尔哈赤用老满文刻制了“天命金国汗之宝”和“后金国天命皇帝”两方宝玺。清入关后,沿袭明制,但不完善。清初宝玺,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字外,其他宝玺都是满汉兼书。其数量、存放、用途、篆刻,不规范,未划一。乾隆帝对已有宝玺加以整合、规范。
宝玺是一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图为交泰殿内陈放的二十五方宝玺
乾隆整合。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二十五方宝玺收藏于交泰殿。每颗宝玺,名称、用途、尺寸、质料、玺纽、文体等都不同。尺寸,大的方六寸,小的方二寸一分。文字统一篆刻。除关外所留“皇帝之宝,清书篆体”外,文体多是满文、汉文两种篆字,左为满篆,右为汉篆。质料有玉、金、檀木,玉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宝玺的龙纽,有交龙,有盘龙,也有蹲龙等,纽高者三寸五分。(弘历《交泰殿宝谱·叙》)宝玺不同,各有专用。其中最常用的是第五方檀香木的“皇帝之宝”,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用;第十四方青玉的“制诰之宝”,用于诏敕大臣等。这二十五方宝玺都装在宝盒内,上面覆盖着黄绫。现清二十五方宝玺已存入故宫博物院文物库珍藏,交泰殿陈列的是装宝玺的宝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