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磁石对铁、镍等物质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中心,宛如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大批爱国青年、仁人志士从各个地方,不顾日寇的炮火和空袭,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阻挠,奔赴延安。在这些人员当中,有工农群众,知识分子,社会贤达,海外人员,甚至有国民党军政人员,真是人才荟萃,济济一堂。延安方面给以他们充分的民主,让他们自由交往、自由议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倾听各种不同意见。然而,在这些人员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抱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有小部分人抱着不切合实际的美妙幻想,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不能适应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环境,而要求离开。对于这些人员,我党实行“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政策。事实上,许多人从延安回到国统区后,经过对比,又重新回来了。我们在这里仅举两例。
1941年6月,甘肃省海原、固原和西吉一带,由于不堪忍受国民党的残酷迫害,爆发了回民起义。国民党以6个师的兵力对起义进行残酷镇压,大批回民被国民党惨无人道地抓走活埋。起义失败后,马思义率起义群众200余人投奔陕甘宁边区,受到我党的热情接待,用回民最隆重的宴席“全羊席”招待了他们。在我党领导下,起义群众成立了“回民抗日骑兵团”,马思义任团长。后来,马思义报仇心切,决定带部队杀回家乡去。毛泽东指示,马思义要走,让他走,来时如何欢迎,走时如何欢送,规格不要降低。后来,他带来的人、马、枪、弹全部带回,一样也不少。然而,马思义和骑兵团一离开陕甘宁边区,立即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歼,再次遭受损失。经过前后对比,马思义真正认识到,要求得民族的解放,必须依靠共产党。他终于又一次率部队投奔边区。这支部队经过几次整训,成为我党领导下的骁勇善战的武装部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