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下旬,《人民日报》天天曰“放”,使全国的舆论“气温”直线上升。
四月二十一、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发表《天津的教授们关于“百家争鸣”的座谈》。
四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两篇来自文艺界的报导《文艺刊物如何贯彻“放”的方针?》和《文艺创作不要受教条主义的束缚》,这两篇报导,写及了文艺界的动向:
文化部部长茅盾以为,“根据目前情况,主要是要克服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因为目前对教条主义的批判,还存在着各种顾虑。”有人形容一些编辑部的状况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茅盾说,“我看还是先大开了再说”。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则说:“现在不是要小放,要大放!”
名作家老舍认为:“毒草可以放,但是诲淫诲盗的东西不能放,这是毒蛇。”
部队的作家们的意见也很尖锐,认为陈其通等《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认识错误,态度粗暴,不合事实,后果不好”。
四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刊登《上海知识界的新气象》,内中说:“人们认为这次大讨论是三个字:好!好!好!毫无顾虑地提意见,这是一好;各种意见充分交流,这是二好,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这是三好。”
从这天起,《人民日报》以《听了毛主席讲话受到极大鼓舞,各地知识分子谈“百家争鸣”》为题,连续发表报导。《人民日报》加了《编者按》指出:“本报编辑部日前通知各地记者,分别访问驻地文化界、教育界、科学界的知名人士。这些人士,大部分是曾经去北京听过毛主席的讲话的。他们的体会和意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编辑部决定将各地知识分子谈话刊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