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建业 高满堂
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力求真实还原那段悲怆、苍凉、恢弘、悲壮的民族血泪史。书中将再现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场景横跨半个中国。而在细节上,作者延续了其擅长的在平淡人生中贯串人性关怀的思路,亲情、爱情与故土情的纠结深入人心,对国事、家事、家乡事的担当感人至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格非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讲述了光绪二十七年春,罢官回籍的陆侃突然从普济消失,不知所终。其女陆秀米开始第一次正视她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几天后,革命党人张季元以养病为名来到了普济。在秀米的眼中,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他查访一个六指木匠,联络地方革命党,购运枪支,准备起义;他去过日本横滨,与母亲的关系也令人生疑。而对于张季元来说,这个他暗中渴慕的美貌少女的存在使他对革命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两人之间的情感于暗中滋生并迅速成长,但随着革命党的被剿灭,特别是张季元猝死而告终。小说悬念迭生,余韵悠长。《人面桃花》中格非以他一贯的优雅和从容,将一个女子的命运与近代中国的厚重历史交织在一起,通过简单写出了复杂,通过清晰描述了混乱,通过写实达到了寓言的高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萧丽红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台湾当代经典小说,三十年来感动了海峡两岸无数青年男女。 文中以细腻淡雅的笔调刻绘了少女贞观与青年大信的爱情……六十年代初期,台南渔港萧姓大户人家,祖孙三代二十几口,过着边村古镇以中原和闽南文化习俗为背景的非无辛酸却大体恬纯的生活。青年一代中有表兄妹者(台北的大信和傍依舅家的少女贞观)一见倾心,数载往还,只因传统文化的浸沉,安于在文采风流的高境界中优游自赏,连雨中合用一伞也觉得是不寻常事。大信入伍派住澎湖,海天相隔,后来竟为了一种当事者与读者都不甚了然的理由对贞观疏冷了,她也一怒而毁情书,还信物,遂不相见。贞观情丝难断,深自悔咎,痴待无着,颠倒失据;大信则不告而别,去英留学。 小说终场时,贞观入山就其大妗修心的尼庵寻了几日幽,似乎有所领悟……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承志
我写完了。不仅仅是这部长篇;我感觉到,我多年来选择了钢笔和稿纸的生涯,连同一本本饱蘸着我心血的文字,都写完了。在这文字之末的后缀上,我清晰地感到我被锋利地从一个巨大的血肉之躯上剥下。我获得了最后的启示。我该告别了。终章的音乐,在孤独的我四周升起了。我悄悄地告别。道出一个沉重的色俩目。我走了。从今以后,我不复存在。请忘却我。那个昔日的我已经消失。连我自己也吃惊,我居然就用这样一部书,猛地终止了自己。而且我并不盼望人们读它,这是一部平凡的书。无论是夸奖或是批评,于我毫无意义。我写它仅仅为了自己。我甚至不奢望多斯达尼的肯定。我写它连同我全部的文字,都仅仅因为我前定的宿命,以及我要拯救自己的渴望。都实现了。已经结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改编为电影《边走边唱》。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诗人北岛曾与史铁生同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但由史铁生获奖。韩少功评论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我与地坛》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它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史铁生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承志
《黑骏马》一出版,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获得了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朴质、勤劳的美德。《黑骏马》既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也是一首古老的民歌的歌名。这首民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正像我们这篇小说的故事一样,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向我们单纯地讲这个故事,而是将笔触深入到草原民族凝重的文化积淀的深层,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蒙古青年,他的追求体现了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奶奶和索米娅即是勤劳、善良、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象征。但她们对一些传统愚昧的认识和认命式的接受,又可见传统的积淀深深地烙印在她们身上,古老的草原文化中对创造与生命的喜悦这一古老的意识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发生了冲撞。主人公面对这强烈的冲撞,感到苦闷、徘徊、失望。他愤然出走。9年以后,经过现代文明的陶冶后。他内心还时刻被黑骏马这首沉郁、优美的古老民族牵引着,时常产生自己也说不清的萌动。是什么呢?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主人公似乎感受到这些正是其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层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它就是草原的古老生活。主人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在感情的深处,还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还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因为那是他的根。作品最后写到:我滚鞍下马,猛地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地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远不忘的美丽红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活的大草原。作品作为典型的中国心态小说,在谋篇构局上,不以时空界限为囿,而以人物意识流动力线。(同时又注意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循着人物的心理流动和思想发展的轨迹展现出各种情节,使作品呈现跳动的、但又丝连不断的整体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作者以散文式的笔法描摹壮美、绚丽的大草原风光,使作品既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和雄浑深沉的音乐美的效果。读来回肠荡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本书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划出共和国的年轮。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激扬过也失落过;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刻画出共和国同龄人的年轮。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知青文学代表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年轮》、《未死的沙威》、《恐惧》等蜚声文坛。二十余年来创作实力不减,硕果累累,作品已逾千万字。自1984年起,名字一直被载于美、英、澳三国的《世界名人录》。有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法、俄、日等国文字。创作范围极其广泛,除小说外,还包括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杂文和社会时事评论等诸多文体,对中国文坛有着长久而重要的影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史铁生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米歇尔·福柯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 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 福柯振奋多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克·海登
马克·海登,作家、插图家与剧作家,著有15本童书,并曾两度荣获英国电视艺术学院(BAFTA)颁奖。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2003年一出版便获得惠布瑞特年度最佳好书奖(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Award)以及卫报奖。2004年圣诞节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宝座,这是七年来《哈利·波特》首次位居第二。克里斯多弗,十五岁,患有自闭症的数学天才。他的偶像是福尔摩斯,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喜欢质数、逻辑与事实,讨厌黄色和棕色,无法忍受被人碰触。他独自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住家附近的小店,一心想去的地方是外太空,因为那里方圆数十万里都不会有人。 他原本孤独而安全的世界一夕之间被一椿命案改变:深夜里,隔壁邻居家的小狗被铁叉刺死。克里斯多弗决定自己来当侦探,然后将调查结果写成一本书。所以这是一本涉及谋杀案的侦探小说只是侦探、凶手、受害者、真相,以及所有的一切都出乎人意料之外。 神经质的文字,异质的书写,少年克里斯多弗诚实到让人不安。他意图解开谋杀案,却意外发现自己家里隐藏的真相。克里斯多弗令人好心疼,只是他的心灵就像他最想去的外太空,遥远,难以触及。 真实的人生有时跟数字一样,复杂,而且一点也不明确。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严歌苓
四〇至八〇年代流传在中原农村的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一段纷乱复杂的痛苦历史,一场人性人伦的严峻考验。大多数人不得不多次蜕变以求苟活,愚昧朴拙的女主人公葡萄则始终恪守其最朴素的准则,则被错划为恶霸地主而判死刑的公爹匿于红薯窖几十年。王葡萄是严歌苓贡献于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独创的艺术形象,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真正的能量和本原。小说里的民间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的藏污纳垢特性首先体现在弥漫于民间的邪恶的文化心理,譬如嫉妒、冷漠、仇恨、疯狂,但是在政治权力的无尽无止的折腾下,一切杂质都被过滤和筛去,民间被翻腾的结果是将自身所蕴藏的纯粹的一面保留下来和光大开去。葡萄救公爹义举的前提下,公爹孙二大本来就是个清白的人,他足智多谋,心胸开阔,对日常生活充满智慧,对自然万物视为同胞,对历史荣辱漠然置之。在这漫长岁月中他与媳妇构成同谋来做一场游戏,共同与历史的残酷性进行较量——究竟是谁的生命更长久。情节发展到最后,这场游戏卷入了整个村子的居民,大家似乎一起来掩护这个老人的存在,以民间的集体力量来参加这场大较量。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叶兆言
这也可以称做是一部书写知青这一代人历史的小说。不同的是,知青这一代人的生活在想像中获得了真实性的重构。此前的知青小说,大多与宏大叙事相关。似乎知青这一代生来就是造就和承担历史的。当然这一历史幻觉和知青一代生活的具体情境有关。然而,在叶兆言这里,他改写了有关知青的历史叙事。小说的主角蔡学民——也就是老四或后来的四爷,和他的情人后来的妻子——薛丽妍或者阿妍,从一开始的相互吸引,就和人的情欲有关,他们的生活历程中的欢乐痛苦,也无不与人的情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情欲似乎和不断书写的至死不逾的爱情和忠诚无关,有关的是人对欲望的无限要求和肆意的放纵。即便在知青时代,放纵的条件极端有限的情况下,情欲之花仍然在悄然开放。老四和谢静文的第一次偷情,以及谢静文拒绝与老四建立爱情和婚姻关系,从一个方面透露了人的情欲的旺盛和蓬勃。禁忌只是表达了时代的意识形态,但对具体的人来说,情欲的要求并不可能得到平息。无论是宗教还是革命,在压抑情欲的同时,也从一个方面膨胀和激励了情欲的冒险想象。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萧红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在小城三月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聆听到一个东方女性悲惋的哀歌,在这春的悲哀与爱的祈盼中可喟柔肠寸断。使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那个笼罩一切而又窒息着一切的无边夜幕。感受到作者对于人间爱的憧憬和向往,对于人生的追求与思索。作品是以儿童视点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一个叫翠姨的姨悄悄地在心里爱上我了的堂哥。然而,向往着爱的自由的翠姨,却不幸是一位再嫁的寡妇的女儿,而堂哥却是地主家才学出众的公子。他们的爱情,在有数千年传统规范的约束着的愚昧偏僻小镇,只能被不可理喻的冷寂扼杀掉。几乎没有人能意识到翠姨心底的强烈爱情,甚至被她热烈挚爱着的堂哥也不知她缘何悲寂难耐。人们单调而又寂寞地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生活中本来就没爱只有结婚、闲聊或是忙于其他的礼仪琐事。谁都没有必要向谁诉说什么爱的衷曲。只有我这个略涉世事的孩子惊奇地窥视到了翠姨的一些异常。结果,当人们准备给翠姨和一个又丑又小的男人结婚之际,翠姨却日渐消瘦,悄然病逝家中。然而,更可悲的是,那位堂哥此后提起翠姨,虽常常落泪,却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这是怎样的恋爱啊!执着地爱着一方从来没向被爱的一方吐露心曲。直至爱火将人折磨至死,被爱着的人却不知其生命之火为何而熄。这就是中国女性的东方恋情。在这爱情里,没有心灵的撞击,更没有如红楼梦那样被人拆散的曲折。而是一切都窒息于心底,一切都随着生命之火的泯息而悄然而逝。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作者用一个买不到的绒绳鞋做了一个巧妙的暗示,为女主人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天资聪颖,单纯愚昧的翠姨在几度失意,难以买到如意的绒绳鞋时,反复悲叹我的命运不会好的。随着生活的流逝,这个最初可爱的少女对其婚姻和命运日渐恐惧,在心理上笼罩了一层更为可怜的、柔弱的悲凉。尽管翠姨的孤寂,家世较为封闭,但她在我家住的时间,却是一个相对于开明的环境。恰似枯木逢春,给这个乡间少女沉寂的情感世界吹起一片涟漪,也吹进了新绿的生命气息。让她看到了点别样人生的光亮。便不惜一切向着这生命之火慢慢前进。作品中写道:翠姨非常聪明,会弹大正瑟,就是前些年所流行在中国的日本瑟。她还会吹箫或是笛子。我家算是最开通的了。叔叔和哥哥他们都到北京和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了。开了不少的眼界。回到家,大讲那里都是男孩女孩同学。因此在我家里,一切都是很随意的。逛公园,正月十五看花灯,都是不分男女一起去。因此,在我家里也设了网球场,一天到晚地打网球。可以看出,这个环境带有一定的现代气氛正是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翠姨不甘于走乡镇女子的婚姻道路和服从于人生的安排。她在认真思索着,执着地探求着。翠姨很喜欢我,因为我在学堂念书,而她没有。她想,什么事我都比她明白。所以她总是有许多事同我商量。看看我的意见如何。她喜欢我的堂哥,也是由于她觉得到底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绝不能像她的妹夫常常打她妹妹翠姨的这一心里活动,其实是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以及现代文明的追求。这在翠姨去哈尔滨办嫁妆时,与我哥哥同学接触中可以看出来: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一样被他们召待着。又加上已经学了俄国人的规矩,处处尊重女子,所以翠姨当然受到了他们不少的尊重。请她吃大菜,请她看电影。坐马车的时候,她先上车,下车的时候,人家扶她下来。她的每个动作别人都为她服务,外套一脱就有人接过去了,她刚一表示要穿外套,就给她穿上了。不用说,买嫁妆是最不痛快的。但那几天,她总算是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经过到哈尔滨市去买嫁妆,翠姨就更不愿意出嫁了。她一想到那个又丑又小的男人,她就恐怖。翠姨的心理微妙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文化。落后的与现代的翠姨的生长环境的乡间民俗,如待人接物、婚仪、行为与我家的网球场,风琴,日本琴等,构成了现代文化气氛,以及哈尔滨校园里男生宿舍的暖气、洋床等,更是将现代文明展现在翠姨的面前。新旧文明,在翠姨的心理产生巨大冲突。形成了心理悲剧。一方面,她从表面上接触了一定的现代文化气氛,并无比向往,对读书人的钦佩,对新文明的渴望。另一方面,她是一个传统的,在旧环境中长大的东方少女。不可能摆脱自己,去追求新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命运不会好的,现在翠姨自己已经订了婚,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她是出嫁的寡妇的女儿,她自己一天把这个背了不知多少遍。她记得清清楚楚。一直到她病故,善解人意的家人知她为何而病,有什么不如意的?陪嫁的东西买的不顺心?什么都问到了,唯独没有问到情感生活。这足以看到那时人们对情感生活的漠视。即使是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是表层的。在深处,仍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传统习俗和心理。正因为这样,翠姨在这样现代文明氛围的环境中,即对新文明的渴望,却又无法表达或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强烈的冲突,造成了东方女性的悲剧。春的步履是如此仓促,又是如此的短暂。一切都过去了,只留下悲切的思考给下一个春天。它强烈地呼唤着真正的人生。呼唤着真的情,真的憧憬与真的爱。翠姨的坟头的草籽发芽了,一掀一掀地,和土粘成了一片,坟头里淡淡的青色,常有白色的山羊跑过。这时,城里街头,又装满了春天。暖和的太阳,又转回来了。春天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然后再慢慢地到另外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里也住一些日子但那是不能的了,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年青的姑娘们,她们正三两成双,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去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她们热心地弄着剪刀,打着衣样,想装成自己心中想得出的那么好,她们白天地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刻画了春的背景,优美而悲切,使翠姨的悲剧--寂灭的春天,在她身后留给人更多的思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萧红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份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为《生死场》创作的封面,萧红设计了半黑与半红的图案。在经典的男性批评家看来,触目的红色是人民的鲜血。而在女性批评家看来,那是女人生产时流的血。在解读《生死场》的近七十年历史中,民族大义的话语占到了长期的主导。 东北的沦陷使得几乎所有的阅读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抗日题材作品。但是,这样的角度却无法解释年轻的萧红为什么如此迷恋描述女性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当然,激进的女性主义为这一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角度。但是,这亦并不能解释抗日题材在这里的比重。而话剧《生死场》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版本:即民族国家的话语与女性身体的交结。即在民族国家话语的掩藏之下,关心的是女性身体本身。对身体阐释由成业与金枝之间的私会开始。在不名誉的男女关系中,女性的身体开始变化,同时连带着羞耻、辱骂、焦虑以及恐惧。她的相好成业,在得知她有了身孕时是诅咒的――你的肚子真不好使,真不争气!她的父母因此而感到的是羞辱,村民们则是耻笑。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为她的想念母亲,成业愤怒地撕咬的亦是她的身体。最终,当她在极度痛苦与屈辱中生下女婴时,她的父亲剥夺了这小生命的生存权。女性的身体在这里是被使用,被咒骂,被毁坏,以及被扼杀。原本属于人与人之间最欢愉的关系――男女关系因这女性身体的变化及诅咒被笼罩上了巨大的阴影,而这一切的最直接的承受者,则是身体的主人――金枝。赵三,戏中重要的男性角色,扬言要杀掉二爷(压迫者)、被公认为村里最胆大,最是男人的男人,其尊严与胆气的获得是经由那床上的女性的身体。在他与王婆关于男人的对话中,既是性行为中丈夫与妻子的对话,亦是习惯观念中的强势男性与弱势女性的一个对白。田沁鑫显然别有深意。王婆对赵三的多次肯定成就了他的狂妄与野心,一个原来怯懦的男人在性中――在对女性的征服中获得了力量。因而一个经典的颇有意味的场景如雕塑般定格:瘦弱的王婆(女性)背起了强势的赵三(男性)。女人的声音也是那么明亮而充满期待:她爹,你高高地!你高高地!性别意味强烈的让人无法忘怀。而这之后,赵三面对更为强势的二爷时那种懦弱、善变、奴性也与此场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监牢里的赵三对二爷感恩戴德,而充满反抗意识的王婆则在痛苦、失望之中喝酒并吞下毒药。一高一矮,一明一暗的换位后彰显的是剧作的潜在用意――男人赵三的怯懦、苟且与女人王婆的坚韧与清醒。于女性身体的关注之上,死亡是剧作的一个关键词。每一次灯笼的点起就会喻示着有人死去。但死亡越来越变得有重量,当一片灯笼同时点起时,死亡开始变得悲壮。(在这死亡的人群中,女人占到了大多数)。男性赵三、成业以至二里半的觉醒与怒吼,是在金枝被杀害的那一刻。她是他们的女儿、相好,她的身体是他们的。但这身体要被外力所毁坏了。这外力如此蛮不讲理,于是,他们不得不起来。换言之,他们――这些村民们的起来,不是因为要亡国、亡村,而在于他们连活下去的最起码的条件都被剥夺了――他们女人与女儿被抢了。亡国奴的吼声更意识形态了些,或者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真正能让象蚂蚁一样生活的人们站起来、重新要求获得男性尊严的理由,是因为这女性身体的被杀害以及他们自我身体的死亡将至。年轻而美丽的女性身体再一次成为符号。她刚烈,没有受到外族男人凌辱,以及最后死在日本人(侵略者)的枪下的结局。在此基础上,剧中人喊出了死也要有死的法子,要看是怎么死的话。女人的死在这里被赋予神圣的意义:不当亡国奴。女性身体在此刻,亦即在民族大义之下获得了完满。这样的结局,是一个讨好大众的结局。大众乐见这样的结局并为此付出眼泪,因为这样的处理显然是他们所能接受的层面。但是,在小说中,萧红的金枝是活着。日本鬼子来之前,她为自己日益膨胀的身体与男人无休止的欲望困扰,而日本鬼子来之后,她的处境依然未变,依然要面对需要逃离男性欲望、骚扰以及侵害。无论是日本鬼子,还是成业,在民族国家之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男人。萧红从女性身体的角度表达了对生死、对男性以及民族国家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民众真正觉醒的质疑。在民族国家的话语中,田沁鑫在最后一刻让金枝――那年轻的、痛苦的、焦虑的、不安的身体在敌人的刺刀下倒下,高昂且悲壮的情绪使整部话剧获得完满――台下唏嘘、掌声四起。煽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响应。剧中各种人物的复杂性在结局处戛然而止。这只属于公众意义的理解。换言之是对公众理解的一种妥协,为民族情绪提供了一个宣泄。虽然戏剧不同于小说,但我依然对这样的处理方式表示不解。虽然在剧作中田一直表达自己的质疑,但最后她又浓墨众彩地把这种质疑自我消解,说实话,这样的消解,与萧红原作的本义有着不小的距离。还好,田沁鑫又有意识地让剧作充满多个声音。在金枝死之前,她又言说了另一个女人――二里半老婆的死亡。这个被认为缺心眼,受到众人嘲笑的女人,临死前指着两个日本兵对二里半说他们两个操我一个,之后便屈辱得倒下。但意料之外的是,她死亡的身体因为失贞又挨了二里半――她活着的丈夫的一记耳光。不被认为是男人的男人二里半,在倒下的这个女性身体前面获得了一种权力,耳光使他更象个男人。而倒下的女性身体,其屈辱则是双重的:被两个男人凌辱(个人的),被两个日本男人凌辱(民族的)。同样死在日本人的刀下,一个因为身体纯洁受到褒扬,一个因为被凌辱而受村民诅咒。――并不是所有女性身体的被杀害都能象金枝一样完成民族话语的解释。二里半老婆之死其实是田沁鑫对这所谓民族尊严与男性尊严的的别一种注解。甚至不由不想到这里的处理是对萧红的一次遥遥响应:女性身体――生死场。它存在、孕育、死亡,不进入国家话语,也具有意义。看话剧的感受是复杂的。一方面惊讶于文字在这舞台上的复现。而另一方面是感染力――这是电影院、碟片所无法给予的。在最后的十几分钟里,愈到后来愈会落泪。在不当亡国奴的雄性吼声中无法不感动。但是,必须坦言,真正让我动容的是王婆死而复生后对着受人诟病的女儿金枝说:你生下孩子,我来养。而当赵三把襁褓的之中的女婴摔死时,让我泪水夺眶而出的不只是那被摔下的婴儿,还有那舞台正中的金枝。刚刚生产后的金枝柔肠寸断地亲眼看着她自己的父亲――赵三把孩子摔死。而她在生产中被捂住了嘴,失声失语而陷入死寂的场景更是触目惊心。这样的震动,犹如柔软而又坚韧的力量,疼痛地直击你内心深处。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