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惜春纪

作者 : 安意如

《惜春记》不是《红楼梦》的续书,这只是一本关于惜春的书。若要强烈攀搭,也只算得是红楼非主演的一次走穴或是加班而已——同样的舞台灯光,同样的服装道具,同样的四丫头的本色出演。所不同的,只是她手中的剧本,已经不是她烂熟于心的《红楼梦》,而是无法预计也无法重拍的一个本子——生活中,我们叫它无常。《红楼梦》里的惜春好似夜里受风的太湖石,冷得空洞且没有情分,而在《惜春记》里,四丫头虽依然是红楼里那个冷姑娘,但却冷得有形有质,看得到的丝丝冷气,触得着的伤心刺骨,不再只是一个模糊而空幻的身影。

最近更新 2019-11-21

雨季不再来

作者 : 三毛

本卷《雨季不再来》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最近更新 2019-11-21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 : 三毛

读这本书的人,一定要有爱心,一颗懂感恩的心。翻开书的每一页,去体会三毛的爱与泪,去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温柔的夜

作者 : 三毛

《温柔的夜》---在夜空中静静的忏悔。

最近更新 2019-11-21

送你一匹马

作者 : 三毛

一生爱马痴狂,对於我,马代表著许多深远的意义和境界,而牠又是不易拥有的。马的形体,交织著雄壮、神秘又同时清朗的生命之极美。而且,牠的出现事有背景做衬的。每想起任何一匹马,一匹飞跃的马,那份激越的狂喜,是没有另一种情怀可以取代的。并不执著於拥有一匹摸的著的骏马,那样也只有一匹了,这个不够。有了真马,落了实像,不自由,反而悵然若失。其实,马也好,荒原也好,雨季的少年、梦裡的落花、母亲的背影、万水千山的长路,都是好的,没有一样不合自然,没有一样不能接受,虚实之间,庄周蝴蝶。常常,不想再握笔了,很多次,真正不想再写了。可是,生命跟人恶作剧,它骗著人化进故事裡去活,它用种种的情节引诱著人热烈的投入,人,先被故事捉进去了,然后,那个守麦田的稻草人,就上当又上当的讲了又讲。那个稻草人,不是唐吉柯德,它却偏偏爱骑马。这种打扮的梦幻骑士,看见他那副样子上路,谁都要笑死的。很想大大方方的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心裡、梦裡、幻想裡的那种马。我有许多匹好马,是一个高原牧场的主人。至於自己,那匹只属於我的爱马,一生都在的。常常,骑著牠,在无人的海边奔驰,马的毛色,即使在无星无月的夜裡,也能发出一种沉潜又凝鍊的闪光,是一匹神驹。我有一匹黑马,牠的名字,叫做--源。

最近更新 2019-11-21

随想

作者 : 三毛

在这本集三毛半生见解、智慧的小品里,三毛就《孩子》、《快乐》、《岁月》、《伤》、《自己》、《乐命》、《男与女》、《钱钱钱》、《爱情》、《人》、《无心》、《有意》、《如果》、《朋友》十四题,随而想这了一番。她一贯的文字魅力不在话下,再揉和她独具的特殊心灵,电光石火迸现般的奇想,每每一读,便有一种新趣,仿佛稍稍碰触到她独然世界的边缘。

最近更新 2019-11-21

谈心

作者 : 三毛

三毛文集-谈心

最近更新 2019-11-21

倾城

作者 : 三毛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发生在香港,三毛的倾城之恋在东柏林——

最近更新 2019-11-21

行者无疆

作者 : 余秋雨

从去年8月到今年1月,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 据《北京晚报》报道,此次推出的新书《行者无疆》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在《行者无疆》中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 《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全书的装帧设计力求与内容谐调统一,特制的正文纸和书中的图片,刻意做旧,配以精致的装饰图案,给人以欧洲古典华美的感觉。

最近更新 2019-11-21

山居笔记

作者 : 余秋雨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我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在总体计划上,这本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那本书中的我,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例如—— 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 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 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 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 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 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 ……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之旅

作者 : 余秋雨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最近更新 2019-11-21

匹马西风

作者 : 孔庆东

孔庆东出色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其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愤世嫉俗,他的著作本本畅销,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戏言孔庆东是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和北大的马克·吐温,几分夸张,几分睿智,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带给他文字持续的生命力。调侃人生,以戏谑抵抗世俗,孔庆东的确文如其人。本书也不例外,不信,看看你就知道真假了。 挑尽滑车不觉累,望穿铁壁叹徒劳。藏冰埋火销神剑,匹马西风听大潮。 ——摘自孔庆东《七律·过桥》 孔庆东具有与生俱来的幽默,其文嬉笑怒骂,亦庄亦谐,飞流直下,痛快淋漓。有网友称,读孔庆东,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本书为孔庆东在韩国讲学期间所作的随笔,幽默戏谑之余,别有一份深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东博书院

作者 : 孔庆东

选自孔庆东博客文章,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实在是太喜爱老孔妙文,窃书不算偷乎?寒玉同学说:文盗有先后,树叶有专攻。咱这东博书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见谁来了都给一把芒硝啊?老衲寻思了一袋烟的功夫,暂拟东博书院主要武功如下: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民国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党史断魂枪,军事乾坤大挪移,毛泽东研究互搏术,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其他功夫则烦众施主另请高明也。

最近更新 2019-11-21

失落的一角

作者 : 谢尔·希尔弗斯坦

有的书上都是字,几乎没有画; 有的书上都是画,没有什么字;这本书上既 没有几个字,也只有很少的几笔画,但它说的更多,说完了每一故事;就像「人」字,虽只二笔,却是万物的根「本」。(史英: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生命的可能,贵在自我实现;生命的欠缺,是努力的空间。__这本书如此启示我。(陈来红:主妇联盟基金会顾问)锐与圆,收与放,得与失,能了然于心,必定受益无穷。(叶树珊:台视早安今天主持人)这是我读过最快的一本书,恐怕也是一辈子最忘不了的一本书。书中不只充满童趣,丰富的生活想象,还有一种淳朴的本质,使我不会有知识的负担。(刘克襄:自然写作家)

最近更新 2019-11-21

蔷薇岛屿

作者 : 安妮宝贝

《蔷薇岛屿》是安妮宝贝的第四本书。以在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行走经历为线索,是一本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影像书。  书中有作者在旅途中拍摄的唯美清净的照片及近二十篇如流水通透的随笔。意像,气味,幻觉,往事……场景和意识交叉开展,展现文体飘忽的镜头变幻感。从容清冷的叙述,美至诡异的语言,深化作品一贯保持的美感和灵性。记录一个行走的人,对生命和时光路途的沉着观察及提炼。清净。淡定。美至诡异。

最近更新 2019-11-21

民国那些人

作者 : 徐百柯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本书为中国《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长,铁肩辣手的报人,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识的名字:梅汝璈、陈望道,你也可以忆起那些或许淡忘的名字:蒋南翔、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36/44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