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汪曾祺
本书收录了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如《大淖纪事》《受戒》《复仇》《异秉》《羊舍一夕》《岁寒三友》等人们熟知的篇目。汪曾祺的小说,圆融通透,自然慧黠。他在抒情中叙事,运笔举重若轻。翻阅汪曾祺的作品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且饶有趣味。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他的小说从小的视角楔入,却发人深省。汪曾祺的小说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其小说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充溢着“中国味儿”,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让读者重新发现了民族心灵、性灵以及传统美德。
最近更新 2023-12-14
作者 : 冯骥才
十年浩劫,劫从何来?反思这一段中国绕不过去的历史,作家冯骥才历二十年,为曾经历者留言。文革完结已近三十年,植根于民族性深处的阴霾却始终未曾散去--回首历史,他们曾伤痛的过去只化作了一个个名字和一段段故事;记住历史,当历史已经铭刻在耻辱柱上时,或许只有做到不忘却,才可以不再重复这永不堪回首的十年梦魇!
最近更新 2023-12-11
作者 : 汪曾祺
本书是汪曾祺早期小说集,晚年重新修订,收录了《鸡鸭名家》《复仇》《寂寞与温暖》《金冬心》等名篇。作品通过对普通人平凡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描述抒发生活内在的诗意,表达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生活趣味,充满着对世道人心、人类命运的关注。汪曾祺小说创作承袭老庄的精神、废名沈从文的文学风格。汪曾祺对生活始终充满一种乐观主义的平民化态度,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民间审美观念的认同,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风格。
最近更新 2022-02-27
作者 : 高行健
不论在尘嚣的市集里,或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你和我都是为了太说灵山,而在这个世界展开心灵的朝圣之旅。故事,发生在旅途中,也发生在每个人的心中。 作者从各个角度切入,体现一个向灵山朝圣的心路历程,并籍此拨开中国西南边区的神秘面纱。 显示与虚幻的传说构成文本的两面,并籍由不同主述人称的轮流交替,表现出同一自我的可能面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曹文轩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爱玲
上海那时候睡得早,尤其是城里,还没有装电灯。夏夜八点钟左右,黄昏刚澄淀下来,天上反而亮了,碧蓝的天,下面房子墨墨,是沉淀物,人声嗡嗡也跟着低了下去。小店都上了排门,石子路下只有他一个人踉踉跄跄走着,逍遥自在,从街这边穿到那边,哼着京戏,时而夹着个梯格隆地咚,代表胡琴。天热,把辫子盘子头顶上,短衫一路敞开到底,裸露着胸脯,带着把芭蕉扇,刮喇刮喇在衣衫下面扇着背脊。走过一家店家,板门上留着个方洞没关上,天气太热,需要通风,洞里只看见一把芭蕉扇在黄色的灯光中摇来摇去。
最近更新 2023-12-12
作者 :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黑焰》荣获第十五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悲欢离合,藏獒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喜怒哀乐,藏獒的传奇也像你的传奇。作者黑鹤冷峻有力的文字中,克制着汹涌澎湃的感情,不动声色地讲述一头藏獒传奇经历的同时,自始至终,保持着对动物生命应有的尊重。这种视角,来源于他多次对野生动物的实地观察和亲历见闻。《黑焰》情节跌宕、艺术感染力强,引领读者开启动物的情感之门,去倾听大自然中细小而美妙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瑰丽和坚忍,体会这个多元的世界。一团奔跑的黑色火焰,一本弥补生命教育的自然之书,献给所有曾经拥有梦想、拥有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大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许伟才
许从良,伪满警察署的一个小科长。他既无背景,也没靠山,长相平平,职位寒酸。却凭借出众的智谋、缜密的设计和玲珑八面的处事,在伪满、日本人、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圆滑钻营,铲除异己、步步高升。酒馆女老板娘、戏院美貌花旦、汉奸的漂亮老婆、日本高官的独生女,他见一个上一个,绝不放过。他喜欢金钱美色,也不失侠义正直;为了这些他不择手段,却更看重朋友,不背弃中国人的良知。他不是共产党,也不属国民党,既非英雄,也不是汉奸,却与这四股势力都有关系,这个抗日年代的韦小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本书根据1933年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段最真实的无党籍战士的爱与欲,和他灵魂深处的良知与信仰。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尽显中国人的骨气,在血雨腥风中一步步走向革命道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我吃西红柿
千年前,潜龙大陆楚国项氏杀死秦王篡得王位,秦王一族,以国为姓,隐于世。直到几年前秦家主母被楚王杀害,镇东王秦德不得不重现沙场,立誓要报此国仇家恨。镇东王三世子秦羽,文不能谋权术,武不能修内功,为助父亲,为报母仇,另辟蹊径,苦练外功,且机缘巧合之下,得天降奇石,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岂料一场大战中,秦羽不敌强手,被刺穿心脏……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强
★淡出江湖,修炼三年,“教父”王强重新出山★超越《圈子圈套》,《螳螂》开启商战职场小说新纪元厮杀越惨烈,骗局越阴损,诡计越歹毒,情节越异想天开,越能招徕职场屌丝更多的兴奋和尖叫——这是第一代职场商战小说的“砍杀圣经”。永远留一手,给敌人也留有余地,也算给自己买了块墓地,否则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这才是第二代商战职场小说的真髓。职场商战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环节,一个随时成为别人“猎物”的环节,这是《螳螂》的残酷之处。而《螳螂》的杰出之处,就在于给“环节”们留了一条逃往生天的通道,甚至是唯一的通道。★读《螳螂》只需要一天,识“职场三味”却可终身受用《螳螂》中有为菜鸟催熟、为老油条保鲜、为屌丝提神的三味常药,说白了就是跟对人、站好队,站对了一步登天,选错了万丈深渊。《螳螂》中有可令大中企业发展的一味清醒剂——商战绝地间,如何肃清危机源头,看清背后层层真相?如何给自己留下逃往生天的通道?《螳螂》不见血流成河,不见大打出手,却写尽商业智慧、职场情商。《螳螂》不动声色,以杀止杀,必能摧毁那批如日中天的企业!初涉职场的云蔚刚进入冠驰法务处,便遇到一起关于电动汽车的质量纠纷,这起官司竟被一个深有来历的对手“买下”。冠驰要求云蔚步步为营,她却暗想顺藤摸瓜调查幕后操纵者。几番查探,她竟发现自己早被人当了枪使,逐渐坠入一个环环相扣的大陷阱。进可查出冠驰的真相,但公司会给她好果子吃?退可安全自保,但内心会给她一生的安宁?小说从一宗波谲云诡的纠纷案切入,带出复杂高深的商战全景,职场浮沉中各色人物悉数登场,写尽商场职场众生相。
最近更新 2021-11-08
作者 : 陈忠实
中国陕西黄土高原上的白鹿村,是历史久远,素有仁义之称的礼仪大庄。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大家族以及周围的各色人等,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作者以细腻深沉的笔触,描绘出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生动、形象、厚重地反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爱玲
色是感性,戒是理性。 ——李安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篇写了三十年的小说 一段张爱玲似的海上旧梦 丁默村对自己的学生、貌若天仙的郑苹如十分信任,在她身上花钱如流水,事事依从,形影难分。他哪知道这个貌似涉世不深、恃宠成骄、贪图金钱的妙龄少女正把自己引向中统特务的枪口。 小说名为《色·戒》,其实已不单是表面的意义,它不是易先生的好色之戒,而该是王佳芝的情之戒,是所有女人的情之戒,当然更包括张爱玲自身,这又是张爱玲的一次不经意地袒露自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小波
其中黄金时代一篇,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其间很多次的重写。现在重读当年的书稿,几乎每句话都会使我汗颜,只有最后的定稿读起来感觉不同。这篇三万多字的小说里,当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看到了以后,丝毫也沒有改动的冲动。这说明小说有这样一种写法,虽然困难,但还不是不可能。这种写法就叫作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我相信对每个作者来说,完美都是存在的,只是不能经常去追求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浮石
福布斯财定排行榜中文版主编周鹏强力推荐长篇财经小说《青瓷》!《青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战或财经小说,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很大程度上在于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生动得就象我们周围的熟人的人物形象,艺术地再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它塑造了一个从事拍卖行业的民营企业家的形象,他在“权钱交易”中摸爬滚打,具有时代赋予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它告诉了我们几乎完全相反的结果的可能性: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白手起家,到积累上千万的财富是可能的;在一夜之间面临冰海沉船的厄运是可能的……张仲平是3d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的日常工作似乎就是搞“三陪”,陪法院执行局的法官、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干部还有可能竞买某一标的人吃、喝、玩、乐。相信他的一些同行乃至所有做生意的商人,都有与他类似的经历。如果作者把笔触停留在对他这种莺歌燕舞、繁华似锦的奢华生活的展示上,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很难揭示出表面现象后面隐藏着的社会诟病,张仲平个人的命运也就不会那么令人唏嘘和发人深省。第一步进行感情投资,第二步向对方证明自己能把事情做好,第三步向“受贿者”证明“绝对安全”,这几乎是张仲平与操纵了拍卖委托生死大权的法官打交道的“不二”法门。还是从张仲平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侯昌平的关系说起。张仲平的指导思想,是要让自己和侯昌平成为“哥们儿”,因为只有成了“哥们儿”,侯昌平才会象办自己的事情似地帮他,为此,他做足了“以情动人”的功夫,先是为他送了一箱不知道值多少钱的试用酒,然后便是主动地为侯昌平的儿子请书法老师、为他购买字帖、笔墨纸张,还拿着他的习作到别的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去参拍并卖了高价。在侯昌平老婆意外受伤之后,也是殷情倍至。对侯昌平生活的拮据,更是随时注意,但就是从不直接给侯昌平送钱。张仲平的为人处事是有效的,侯昌平果然帮了他。但侯昌平不失为一个高风亮节的人,在临死的时候,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将张仲平送的两份保险托他老婆退给了他。这是张仲平没有想到的,超出了他的“经验”,这时,他是动了真感情的,在侯昌平遗像面前,他嘴里虽然没说一个字,却对着挽着黑纱的遗像又鞠了三个躬。张仲平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朋友”,所以从来不搞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认为那太“小儿科”,可是,法官队伍并不是铁板一块,有的站在岸上,有的已经下水,“要跟后面一种人打交道,就得走水路”。张仲平凭着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小聪明,总是剑走偏锋,为此,他几乎绞汁了脑汁。比喻,他不惜绕上一个大弯,通过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找到刘永健(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局长,一个在他的业务上起重要作用的实权人物),想方设法跟他“贴”起来,之后,他就有点如鱼得水了,想认识资产公司的人可以通过他牵线搭桥,想把别的竞争对手排挤掉,可以按照3d公司的条件量身定做准入标准,制订游戏规则,甚至象演“双簧”似地蒙骗另外一个“能掐会算”的高智商竞买人。更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是,为了把高达500万元的行贿款送出去,处心积虑多时,运用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合法”手段……。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以上技巧的玩弄上,作品仍然难免肤浅,可贵的是,张仲平从自己内心来说,原本是想独善其身、不搞与权势的依附关系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在商场上陷入这种欲拨不能的境地,与他的三角恋、四角恋一样,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他太清醒了,清醒得不敢正视自己机关算尽后面的结果,只能心存侥幸。他把社会比喻成烧制瓷器的“窑”:在那个看不见的地方,瓷胎有可能会发生一种非人力能控制的、也不能被重复的情况,这种“窑变”使器物因独特而瑰丽,也因瑰丽而成为另类!《青瓷》向我们展示的是真正的商场,这里看不到箭拨弩张、血肉横飞,因为真正的较量其实发生在我们内心。最后,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行贿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未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江奇涛
1925年,杨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员的计划因弟弟杨立青的顽皮而失败,生来性格相冲的兄弟俩先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找寻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华和共产党员瞿恩、瞿霞兄妹的帮助下,考入黄埔军校。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以及经过东征和北伐的历练,立青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与进入国民政府政治核心层工作的立仁产生主义之争,兄弟俩在“四一二”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阵营,隔阂日渐加深。抗日战争爆发,立青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上战功卓著,立仁则在重庆开展情报工作,兄弟俩暗自较劲。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立青先从事我军后勤保障工作,后转至一线战场,直接面对盛气凌人的立仁和黄埔旧同窗。国民党失道寡助,兵败如山倒,立仁从战场上狼狈撤退并带着立华等杨家眷属逃往台湾……历史的进程见证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争,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殊死较量的胜负成败,历史的发展期待着血浓于水的民族统一。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