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朔
在第一个生活阶段里,我是一个靠敲诈勒索为生的罪犯,常常与同伙冒充警察去饭店客房讹诈嫖客的钱。某一天,我在公园里认识了女学生吴迪,自此我们便相爱了。后来吴迪为报复我而走上邪路,直至为我殉情自杀,而我最终也没逃出被逮捕并被判刑的下场。 第二个阶段是我保外就医后的生活经历。我在去南方旅游的船上认识了女学生胡亦,我们相识的情景与认识吴迪的情景颇有些相似。在我已经爱上胡亦的时候,她却被两个冒充作家的通辑犯强暴了。我把胡亦送走后,便与那两个通辑犯大打出手,直到将警察引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朔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朔
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是他在最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面人生的精神。大多数的人被他表面上的游戏味、痞子腔所蒙蔽,没有看到他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启蒙主义者,对他的小说里流露出来的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渴求视而不见。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朔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顽主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华
余华对人生冷峻的剖析与拷问;他对历史与现实清醒的警惕姿态;他对底层生存的热烈而朴素的爱;他对人性在苦难中散发出的金子般的光辉的觉悟书写!他是谁?他就是《活着》和《兄弟》的作者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本书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精选,他在这些作品中像陀氏那样俯身向无底的深渊、在黑暗面前坚持睁大他那双残酷的眼睛、试图穿透这无边的黑暗、抵达那背后人人讳莫如深的真相。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华
余华对人生冷峻的剖析与拷问;他对历史与现实清醒的警惕姿态;他对底层生存的热烈而朴素的爱;他对人性在苦难中散发出的金子般的光辉的觉悟书写!他是谁?他就是《活着》和《兄弟》的作者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本书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精选,他在这些作品中像陀氏那样俯身向无底的深渊、在黑暗面前坚持睁大他那双残酷的眼睛、试图穿透这无边的黑暗、抵达那背后人人讳莫如深的真相。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华
余华是因小说享誉方坛的,1998年,意大利已将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颁发给这个渐出国门的优秀作家,而这个奖十二年前也曾颁发给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以及略萨、君特·格拉斯、多丽斯·莱辛、富恩特斯等国际知名作家。当余华被问到如何又迷恋上随笔了,他这样回答:随笔与小说有思维方式上的截然不同,我写随笔是被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迷恋了,我不常写散文,它在思维方式上与小说没有什么变化。现实生活、对小说和写随笔的就的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开始我完全找不到随笔的语言序,现在已经写得秀快,但是我认为不能再写了,因为我发现我写随笔的同时写小说的欲望在减弱。将随笔的精华结集也足对我三年多写作随笔的总结。读余华随笔,您会感受到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文体。他对句子的穿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至于现实仅仅存在于句子的力量抵达的空间,含混但是精确,模糊却又透明。因此,在当代各路作家徘徊于新状态、私人写作的路上之时,具有超越被超越、反叛被反叛精神的余华回到了经典。在这个语言铺就的途中,余华再度与内心相遇,这即是余华常说的虚无的写作,因为虚无就是回到真正的内心,亦即朝向内心的写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一个发生在24小时内的惊心动魄的反腐故事。除夕之夜,调任北方某省省委书记的刘思毅欣然飞回南方过年;几个小时后,该省的顺安市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骚乱;民营企业家王启兆和省委副书记赵慧芝神秘失踪。其后的一天,刘思毅发现诸多事件的背后居然是一张权力与金钱交织的错综复杂的网……官与商的灰色博弈,情与法的两难抉择,都在生活流的实时叙事中饱满呈现,小说深刻地展示了一幅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原生态的浮世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梁晓声是一位怎样的作家,早已有了种种较为普遍的公认。《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使他成为知青文学的奠基人;《父亲》、《母亲》、《表弟》、《又是中秋》、《黑纽扣》、《白发卡》,使他成为亲情小说的代表性作家;而《民选》、《沉默权》、《档案》、《发言》、《学者之死》等等,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中篇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所以1984年曾被人言为梁晓声年。 所以某报公开评选感动中国的十位作家,梁晓声榜上有名。 所以他被称为平民作家。 所以他被誉为中国的巴尔扎克……不管以上评价是否得当,不管梁晓声本人作何想法──我们都义无反顾地决定了出版他的中篇小说选集。并且相信,许多读者,肯定是期待着有出版社作这样的决定的,以满足他们了解梁晓声中篇小说创作全貌的愿望的。 当我们在作家本人的配合之下真正开始做这一件事后,确实,有些惊讶──想不到他二十年间,竟写出了六十余部中篇小说!在数量上,他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创作中篇小说最多的作家之一。而在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方面,也显然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在他的中篇小说里,从知识分子到大学生、到工人农民、到刑警和罪犯、到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林林总总的,组成了一幅梁晓声笔下的中国社会的文学式的清明上河图。或者说,我们编辑梁晓声的这些中篇小说时,真的联想到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作家梁晓声曾在他的一篇创作谈中形容自己是置身弧上的写作者,他以弧比喻文学的人文质量和人文立场。 故我们也用他自己曾写过的文字作为他这一套中篇小说集的总名──《弧上的舞者》,在我们看来,那弧也是由稿纸的格子组成的。他是中国目前极少的仍坚持用笔写作的作家,而笔,是他惟一的伴舞之物。在稿纸格子组成的弧上,这一位作家,仍不倦地睽注着现实,仍不倦地舞着,舞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九月的夜风已经使人感到有些凉了,像刚饮过满满一瓶冰镇矿泉水的嘴,闹着玩儿似的,迎面朝素徐徐地吹气。这是秋天偎向北京的最初的迹象,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间的交替,差不多总在夜里进行,而在白天呈现端倪。素是最后一批离开图书馆的人之一。校园完全的岑寂下来了。两幢六层的学生宿舍楼的窗子几乎全黑了,还亮着的是走廊灯和厕所灯。在那两幢楼里并没有素的一张床位。因为她去年已从这所大学毕业了。当时谋不到职业。人类早已度过了思想成熟期,因而哲学仿佛变得毫无意义了。偏偏,素读的正是哲学。这是她人生抉择的第一次失误,一次重大失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小说以现代城市一处有名的伊人酒吧为开场背景,讲述了一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三代人的情爱故事。富有音乐才华的乔祺和风姿绰约的酒吧老板娘秦岑之间的情爱纠葛;他们俩人共同经营着三家连锁酒吧,生意一度红火;他们的爱情与婚姻却游移不定……可就在2004年除夕的雪夜,当他们正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乔祺从小抚养并深爱的小妹妹乔乔突然出现,从而演泽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海岩
旅游学院饭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潘玉龙,因为租房子结识了真实舞蹈组合的唯一女孩汤豆豆,经历了一些意外和风雨,两人成为患难之交。潘玉龙凭借实力考入知名五星饭店——万乘大酒店。恰在此时,刚刚失去了父亲的韩国时代公司法定继承人金至爱为了躲避集团内部权力斗争和家庭财产继承纠纷入住了万乘大酒店。一个阳差阳错,潘玉龙成了金至爱的贴身管家,负责她在酒店的一切生活。涉世不深又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的金至爱在唯一的亲信被对手陷害之后,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潘玉龙身上,潘玉龙被卷入了一场异常残酷的帮派与利益的斗争之中……著名集团企业盛元公司聘请真实组合作为服饰品牌代言人,而老董事长突然病逝,在遗嘱中透漏汤豆豆乃是他的非婚女儿,在家族中掀起轩然大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孙春平
《怕羞的木头》被评为优秀中篇小说。它通过描写校园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思考。书中的女研究生赵小穗是这个欲望时代的一块怕羞木头,内心纯洁善良,注重道德自律,在遭遇了舍友、男友的背叛后,她仍然拒绝别人为她准备的好工作岗位,只因她非常珍视自已的尊严,不愿生活在阴暗的道德和人与人的算计之中。作者由生活之泥泞出发,努力求证纯洁、高尚的精神向度,表达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安忆
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最新的长篇。小说娓娓叙述了上海市井之间,一个叫郁晓秋的女子半生的人生历程。这个上海女子,原本可以像雯雯、妹头一样,在上海的屋檐下过着自己平淡却充盈,烦恼又热闹的生活,但是,她显然是个异数。她的母亲是个滑稽戏女演员,年轻的时候有点小名气,终究到老了,也只是个跑龙套的;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前的一年半就因贪污和玩弄女性进了班房。历经社会与情场失意的母亲对她只是冷漠和淡淡的恨,兄姐也因了她的出身而鄙视她憎恶她,同学和邻里更是对她侧目而视。她的身世,成为市井间无数人流言蜚语的话题;她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美丽,在上海人的眼里,被毫无道理地认为是刺眼的不安分的象征。但是,正是这个上海弄堂里的异数少女,却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条艰难却纯净的人生道路,以泼辣而旺盛的生命力,从容面对多舛的生活和变幻无端的命运,顽强地灼灼其华。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