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赛门·葛林
夜城系列第七部《地狱债》(Hell to Pay)。夜城首富的秘密豪门继承权之谜约翰.泰勒回来了!我叫约翰·泰勒,是个私家侦探,不过我真正的专长是找寻失物。我在夜城工作,一个位于伦敦市区中的神秘区域,一个永远见不到阳光的地方,人们和其他生物在这里寻欢,只要他们能够给付卖家要求的代价。在那场几乎摧毁夜城的战争过后,夜城的权力中心形成真空状态。有人认为我应该出面掌权,但我不这么认为。还有一个名叫葛里芬的永生之人也不这么认为。葛里芬拥有无尽的财富,对于该由谁掌控夜城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尽管如此,当他的孙女──同时也是他的指定继承人──遭人绑架,他还是雇我来帮忙找寻孙女。但是有人──或是某种东西──封闭了我的天赋,所以,这一次我不得不采取比较麻烦的方法办案。偏偏这案子必须在24小时内解决;不然,葛里芬就必须挑选新的继承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赛门·葛林
夜城系列第五部《毒蛇的利齿》(Sharper than a Serpent's Tooth)。我名叫约翰·泰勒,是在夜城中执业的私家侦探。夜城乃是位于伦敦中的一个黑暗腐败的小城市,一个阳光永远照耀不到的地方,一个只要价钱合适,随时可以买卖各种欢愉与恐惧的地方。这不是一个观光的好去处,也绝非什么居住的好场所。当这个地方即将被我失踪已久的母亲彻底消灭的时候,没有人以为我会在乎。但是我在乎。我生在这里,住在这里,所有朋友都在这里。或许正常人都不愿跟他们扯上任何瓜葛,但他们终究还是我的朋友。我知道我是唯一能够阻止母亲的人。麻烦的是,依照流传在夜城中的预言所示,不管我采取什么行动,最后都会导致夜城毁灭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末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S.J.沃森
每天醒来,克丽丝汀都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身旁躺着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当她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居然老了20岁。那个男人会告诉他,你今年47岁,20年前遭遇严车祸,从此记忆受损。我是你的丈夫本,你很安全。克丽丝汀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醒来,就再也不记得昨天发生过事。关于她世界里的一切,全部只能由本告知。不过每一天,她也会接到陌生的纳什医生来电,要她到衣橱后方找出日记。原来,克丽丝汀在睡前会写下今天的事作为“备忘录”,提醒明天失忆的自己。就这样,克丽丝汀借着日记的累积,一天天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但细节渐渐和本以及纳什医生的说法产生矛盾。他到底该相信谁?今天醒来,她翻开日记,只见第一页写着:别相信本。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杰夫·林赛
德克斯特,这个腼腆而又带些冷幽默的年轻人,英俊迷人的法医,冷血无情的城市清道夫,这一次,他惹上了大麻烦——他那形影不离的精神伴侣“黑夜行者”被一种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吓得离开了他,躲得不知去向。而“黑夜行者”赋予他的超级准确的第六感也随之不见了、所向披靡的他顿时变成一个平庸的普通人。这一切并非偶然,更不是他的精神出了偏差。一直有一双眼睛在冷冷地注视着一切,看着他一步一步朝自己布下的陷阱靠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诱捕和凶杀,而是涉及一个神秘组织和一个复杂的计划。当杀手不再拥有他特有的警觉,一向追杀别人的德克斯特是否能躲过被人追杀的厄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奥德丽·尼芬格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的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是第一次遇到二十岁的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丈夫远远抛在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一曲高昂的爱的颂歌,是一程常人不可思议的浪漫之旅。这像是一本科幻小说,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意。这像是一本爱情小说,却饱含了信念与时空的哲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春树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收入“穷婶母的故事”、“纽约煤矿的悲剧”、“袋鼠通讯”、“下午最后的草坪”等七篇小说,其幽默和深沉的风格已展现于作品中。“我”丢失了楚楚可怜的中国女孩,从此只能每天坐在港口遥望地平线,苦等着去中国的小船;“我”身边的朋友接连死去,未死者也犹如封进了坍塌的纽约煤矿,静等着空气的枯竭。 但“我”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尽管“我”设想的穷婶母社会还远在1980年;“我”也没有忘记时不时跟生活开个玩笑,在悉尼肮脏的“绿色大街”当一回滑稽侦探。 村上春树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村上春树的深沉,村上春树的幽默,凝聚于此。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瀛列岛。本书是他的又一力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埃里奇·西格尔
《爱情故事》是一部很容易读的小说,一九七○年问世,至今有二十多年了,读着还没衰老。它有二十三种文字的译本,累计印了二千多万册。它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单上连续七个月居榜首。一九七七年,西格尔为它写了续篇《奥利弗的故事》。书上的版本记录是不全的。我看到《爱情故事》是在文革后期。当时它和另一篇小说《海鸥乔纳利·利文斯顿》放在一起,书名是《美国小说两篇》。那书的出版是供批判之用,所以照例附着大批判的文章。我和朋友立刻爱上了那小说。爱上它那新鲜活泼的语言和举重若轻的叙述,耳目一新啊。前两年,我也买过另外的译版,读起来觉得不爽利。前些天去上海书城,见到此书,拿在手里一翻,一个姑娘二十五岁就死了,心头一热,赶紧买下。除了读故事,我们看此小说还能学到叙述的方法。它很少用时空的颠倒,而是老实地顺叙着。这使得作品读起来很流畅。它有悬念,它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悬念,但它的悬念是建立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上,而不是故弄玄虚。它首尾有照应。它有令人不忘的警句:爱,就是永远也用不着说对不起。更令人赞叹的是它的贴近年轻人的观念和语言。它的幽默和重情。人家的畅销书也做得很精致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埃里奇·西格尔
奥利弗,你有病呢。 你说我什么? 我说你病得还不轻呢。 这个诊断倒吓了我一跳,一本正经告诉我的这位大医学家,敢情是这么一大把年纪才当起医生来的。说实在的,一直到昨天我还只当他就是一个专做糕点的大师傅呢。他名叫菲利普·卡维累里。他的女儿詹尼,原本是我的妻子。后来詹尼去世,撇下了我们两个,还留下了一段叮嘱,要我们相互扶持相互照看。因此我们就每个月过访一次:要就是我上克兰斯顿去看他,两个人一起玩玩保龄球,痛痛快快喝两杯,吃吃异国风味的匹萨饼;要就是他来纽约跟我相叙一番,各种各样的消遣我们也一样玩得尽兴。可是今天他一下火车,却没有照例说几句亲见的粗话作为见面的招呼,而是大着嗓门对我嚷嚷: 奥利弗,你有病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凯斯·唐纳胡
四十年代的一个平凡夏夜,负气的男孩亨利·戴离家出走,躲进了森林里的某个树洞中。在那里,在黑暗中秘密生活、等候百年的仙灵用亨利 ·戴的外表重返人世,而亨利就此告别文明世界,永远以七岁的外表游荡在森林中。两个被交换命运的孩子渐渐成长,他们的生命几度交会,却都擦肩而过。亨利该如何夺回自己的人生?小说曾入围2006年度鹅毛笔大奖,该奖有图书界的奥斯卡之称。一般奇幻小说给人的印象总是华丽、夸张与刺激,但本书的情节却意外以朴实、流畅取胜。作者留心于每一个小细节,让每个情节都非常合理,情感流动也极为自然,仿佛这本来就是一个真的故事,而非虚构。 这是一本写给成人的童话小说,囊括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获得2006年《轨迹》杂志最佳新人作品奖、鹅毛笔大奖入围、亚马逊网上书店文学小说榜和奇幻科幻榜双料冠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多丽丝·莱辛
猫的世界精彩纷呈。娇美的公主灰咪咪和内省的黑猫咪因为争宠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同为母亲,育儿之道却大相径庭,令观者莞尔;流浪猫鲁夫斯九死一生、大帅猫巴奇奇不幸致残……莱辛的情感体验因丰腴而灿烂。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君特·格拉斯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三部,描写主人公从一个共产党员堕落为一个纳粹分子,后又竭力报复纳粹分子等一系列的故事,反映德国那段狗年月里人性被扭曲的一面。磨坊主儿子马特恩和犹太混血儿阿姆泽尔从儿时起便是一对歃血为盟的好朋友,马特恩体魄强壮,为人仗义;阿姆泽尔聪明过人,有艺术天赋。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关照,令人羡慕。可希特勒上台后,马特恩摇身一变,投入了纳粹的怀抱,同阿姆泽尔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候,马特恩甚至还当上了冲锋队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居然对昔日的朋友下毒手。之后他因没能继续得到重用而离开了冲锋队,他反思自己的恶行,失望、懊悔和内疚折磨着他,泯灭的人性又开始复苏。他只好去当兵,可不久又当了英国人的俘虏。法西斯投降后,他从战俘营回到德国,开始到处寻找过去的仇人,对他们进行报复;他勾引他们的妻子、女儿,可最终却事与愿违,落得个人所不齿的下场。小说围绕阿姆泽尔、图拉和燕妮三个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同样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当代德语文学巨擘,孟京辉、史航、牟森“愿效犬马之劳”的大师,毕希纳奖、卡夫卡奖得主,文德斯最爱的作家,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重磅力作,向着圣山的方向,向着精神故乡。◆故乡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想念故乡,却宁愿漂泊在他乡。我们离乡,然后寻找故乡。故乡不会还在老地方,也许在从来没有到达的方向。模糊的故园风景,缓慢的归乡途,汉德克的这本《缓慢的归乡》是你手边最好的读物,这是一本回到故乡的地图,带你归乡,尽管这条路对你来说再熟悉不过。本书包含汉德克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前者的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缓慢的归乡》描写了一个自我疏离的男人与他粗糙麻木的灵魂之外的世界不断变换的关系。——《科克斯书评》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