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让·菲利普·图森
一个躺在浴缸的男人,如何开展自己的人生? 一个普通的浴缸。我们可以穿或不穿衣服躺在里面,安静地沉思,闭着眼睛,没有任何想法需要表达。为什么?——隐晦的理由。“我”开始在浴缸里度过下午的时光,后来,干脆搬进了浴室。小说从浴缸中的静止开始,以几乎同样的方式结束。主人公爱德蒙松从巴黎到威尼斯、再从威尼斯到巴黎之间的一场有些不太普通的遭遇,让·菲利普•图森把小说的结构称为“直角三角形”。有时候,我半夜里醒来并不睁开眼睛。我紧闭双眼,把手放在爱德蒙松的胳臂上。我要她安慰我。她用温柔的声音问我,安慰什么。安慰我,我说。安慰什么,她问。安慰我,我又说(安慰,而不是让我舒服)。──节录自《浴室》 在27岁的年纪上,整天封闭在浴缸里生活似乎是不太健康的。 但我得冒一种风险,一种破坏我平静的抽象生活的风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居斯达夫·福楼拜
本书是一本法国现代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迦太基战败后拖欠雇佣军的军饷无法支付。雇佣军在利比亚人马托的带领下举行哗变,包围了迦太基城。马托爱上了迦太基统帅阿米尔卡的女儿萨朗波,在希腊奴隶斯庞迪斯的帮助下潜入迦太基城,盗走了保佑迦太基城的神衣。阿米尔卡回师解救迦太基城,初战失利,亏得萨朗波只身走进马托的营盘,取回神衣,才扭转了战争局势。阿米尔卡用计包围了起义军,又用分化瓦解、收买叛徒的办法对起义军逐个击破,彻底消灭。马托被俘且被残忍地处死,萨朗波的眼光同马托的眼光相遇后,如受雷击一般,也倒地而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松本清张
这部小说是用撰写《日本的黑雾》时采访到的另一些素材写成的。虽说是小说,却取材于同一范围,因而没有一处是所谓虚构和杜撰的。《日本的黑雾》是以叙述体写成的,而《深层海流》则采用浅显易懂的描写文体。作者把描写的笔触转向了战后日美当局之间的内幕并加以披露。《深层海流》把焦点放在日美议和后的日本政界黑幕上,尤其着重写为了接替美国占领军总部的情报机构而设立的“内阁调查室”。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赛门·葛林
夜城系列外传《影子瀑布》(Shadows Fall)。超自然生命前去等待死亡的地方,竟然发生了谋杀案……《夜城系列》作者赛门·葛林自认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充满惊奇的故事设定,赢得不列颠奇幻协会、美国奇幻网站、绿人书评等媒体好评,兼具都会奇幻与谋杀悬疑,是难得一见的跨类型成功大作。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所有迷失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影子瀑布:一个存在于世界尽头的小镇,超自然生命的象冢。当某个人物、生 命、概念或故事完全遭到世人遗忘之时,他们就会来到这里等待死亡。真实人物跟虚构人物在此地共同生活;失落的灵魂在这里找到回家的道路。然而,这样的地方却发生了凶杀案。一个手段残忍的连续杀人魔打乱了这里平静的生活节奏,凶手不明的行凶动机,加上某人即将回归的预言弄得所有居民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想尽办法追查这一切的乱源。他们都很害怕一件事:影子瀑布的毁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川端康成
我可以把一只胳膊借给你一个晚上。姑娘说。于是,她用左手从肩膀上将右胳膊卸了下来,放在我的膝头上。谢谢!我望了望膝部,姑娘右胳膊的温馨传到了我的膝上。哦!我给它戴上戒指。标志着它是我的胳膊呀!姑娘笑眯眯地在我的胸前扬起左手。拜托了……只剩下左胳膊的姑娘,难以把戒指脱下来。那不是订婚戒指吗?我说。不是,这是母亲的遗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奥斯汀
本书作者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一个名叫斯蒂文森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她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却在父亲主持的家学中大量涉猎各种书籍,获益匪浅。 15岁时,她便开始写短剧、小品试笔,娱乐家人,21岁完成的小说已济身英国文坛最佳作品行列。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但她本人却终身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42岁。 爱玛是个既漂亮,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了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爱玛虽然没给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爱玛的喜剧结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西默尔
一位德国著名银行家的豪华游艇在海上爆炸,造成十三人死亡。为证明银行家是自杀,从而无须赔付巨额保险金,保险公司职员卢卡斯奉命前往法国的戛纳调查。婚姻濒于破裂的卢卡斯在那里结识了年轻的女画家昂热拉,进而跟她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恋。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家并非自杀,案情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死神频频光顾:调查爆炸原因的维阿拉惨死,有忏悔之意的基尔伍德一命呜呼,参与阴谋的安娜飞来横祸,要高价出卖真相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埃里奇·西格尔
60年代末,西格尔曾以一本《爱情故事》打动了全世界的读者,奥利佛和詹妮的爱情故事一时家喻户晓。小说的畅销势头经久不衰,10年间光在美国就销售近千万册。时隔30年之后,西格尔又推出了《唯一的爱》这部感人至深又发人深思的爱情力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托妮·莫里森
小镇鲁比与世隔绝数十年,再也难以守护其纯洁与安宁:女儿将母亲推下楼梯,新娘在度蜜月时消失,亲兄弟互相开枪,年轻一代公然挑衅父辈传统……男人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附近一座女修道院,其中住着一群特立独行的女人,或玩世不恭,或遭遇情变,或受到通缉,或孤苦无依。她们逃离各自困境来到这个庇护所,获得重生后自我而率性,却在无意间触怒了传统封闭的鲁比小镇。
最近更新 2020-06-11
作者 : 维多莉亚·荷特
弗雷德莉卡的母亲病了,因此她搬去跟姨妈住,也得以与邻近富有的圣奥比家族之女同受教育,进一步又与该家族的独子克理斯派相恋。但是克理斯派曾经结过婚,无法与弗雷德莉卡成婚,她在伤心之余远赴澳洲附近的卡克斯岛探访多年未见的父亲。在克理斯派解决了婚约问题后,两人终能结为连理,却又从七鹊图中发现,克理斯派其实不是真的克理斯派……
最近更新 2020-12-01
作者 : 乔纳斯·嘉德尔
★ 北欧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乔纳斯·嘉德尔因为此书获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由瑞典王储亲自颁奖★ 同名影集击败《冰与火之歌》荣膺欧洲电视大奖,豆瓣评分9.0分★ 同名影集首播创下120万人收视,瑞典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观看并为之落泪头脑可以接受劝告,心却不能, 太容易告别的年代,他们爱的像置身事外人生,我唯一的人生,我唯一拥有的人生我唯一能得到的人生,也是我唯一想过的人生一个男人失去挚爱并永远无望被理解的故事看着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一点一点被摧毁,我却必须接受自己不会死去的事实。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他们站在那道漆黑的木门前,等着保罗开门。十年前,就在这房间里,保罗一眼认出了班杰明。在这里,他庆祝了人生第一个、以及往后无数个圣诞节。他和拉斯穆斯在这里相遇;那时他们都还只是孩子,生命中带着残缺,一颗炙热的心无所寄托。不过十年,可是,感觉就像一辈子那样长久。而今晚,班杰明还坐在拉斯穆斯身旁;但是拉斯穆斯已经不在了。八○年代的斯德哥尔摩,一个刻意被遗忘的时代,一份永志不渝的爱情,一场自由与选择的反覆辩证……
最近更新 2021-03-07
作者 : 乌佐丁玛·伊维拉
此书用冷静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原本拥有幸福家庭却被战争无情摧毁的小男孩,在残酷的环境里如何坚硬的成长,没有泯灭心中坚持的爱的故事。故事的最后,阿古回到了正常的和平世界里生活,经历了残忍战争的阿古,依然要苦苦地与内心里的孤独和战争给它带来的创伤做斗争。战争毁了他所有的幸福,也让他成为一个无坚不摧的战士。这个故事是令人震惊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它展现了一个充满战争的国家里的混乱的暴力和不平凡的那些人物。战争下的少年,过早长大,又过早衰老。如果这场战争结束,他不知道能不能重新做回一个孩子?
最近更新 2021-07-30
作者 : 罗曼·普埃尔多拉
《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是一部非常好读的故事,一个苦行的印度骗子,为了买一张宜家15000钉版的床,来到法国,半夜躲在宜家衣柜里,被偷渡到英国,开始了一段荒诞离奇的旅程。他是一个骗子,是一个半夜躲在宜家衣柜里的印度人,是一个冒险家,也是一个能让我们重新思考幸福和命运的人。这是一部异想天开又满含人文情怀的现代寓言,他搭乘的交通工具有宜家衣柜、行李箱、热气球、货船,还有行李传输带,荒诞离奇,引人发笑,又如此动人。这也是一个幽默的故事,让人看了开怀大笑,也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风靡全球,畅销40多个国家,上千万读者深夜捧读。在法国,本书首印3000册,结果法国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册,即将改编同名电影。
最近更新 2021-08-06
作者 : 若泽·萨拉马戈
我们都深信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可是谁知道呢,一位酷肖者的出现,就能让人怀疑自己是某种低劣的复制品,就能动摇我们全部的生存信念。一次偶然的观影,打破了历史教师特图里亚诺·阿丰索宁静的生活——他发现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此人在一部过时的三流电影里扮演旅馆接待员的角色,不仅相貌、身材、声音与特图里亚诺·阿丰索神似,连唇上的髭须、腿上的疤痕、手臂上的痂也与特图里亚诺·阿丰索相同。此人到底是谁?失散的孪生兄弟、纯粹的生物学上的奇迹,抑或造物的流水线上诡谲的复制品?特图里亚诺·阿丰索不禁毛骨悚然。带着极度的紧张和深深的困惑,他开始了对这位陌生的“双生子”的疯狂调查……我们都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可谁知道呢,一位酷肖者的出现,一个不可解释的神异现象,就能粉碎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就能动摇我们全部的生存信念……和普鲁斯特一样,萨拉马戈用文字将一个迷宫般的世界条分缕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用洞悉人性的声音将我们唤醒,使我们得以存在。——《纽约时报》《双生》又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作者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杰作。——《洛杉矶时报》像福克纳一样,萨拉马戈能够将任何非常之事加诸于生活之上,他对自己的灵感和写作目标非常自信。——约翰·厄普代克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