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又译为《薛西弗斯神话》,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一部散文集,于1942年出版。《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收集了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最透彻的考察与分析。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德东
一部爸爸写给女儿的童话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可是,太多太多太多的人,把现实的沉重提前压在了孩子稚嫩的双肩上,剥夺了他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孩子需要一个童话童年,家长需要一个没有风险的未来。于是,家长和孩子一直在拔河。由于力量悬殊,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送给孩子一个童话童年,不需要家长是富翁,或者是教育专家,撒开手就对了。在快乐指数上,一个穷孩子和小王子、小公主是一样的。拥有童话童年的孩子,必定身心健康,情感丰富,智力超群,道德高尚,性格宽容,做人大气,能融入任何群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富有幽默素质和艺术灵感。拥有这样的素质和品格,未来必定大有作为。那时候,我们所担忧的一切也就随之落花流水了,幸福将陪伴他们一直到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熊逸
本书第一站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出发,沿途经停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德尼·维拉斯的《塞瓦兰人的历史》,按照乌托邦的经典旅行线路,带你领略不曾存在过的风景。第二站经停小站颇为频繁,从《于丹论语心得》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途经过《不抱怨的世界》《论语言的起源》《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奢侈与资本主义》《茶之书》以及《论语》,进行一场“励志书的诡计和学术书的情感”之旅。第三站穿越到遥远的中世纪,从《有闲阶级论》到《科文特加登广场女士的哈里名录》,一览“哲学问题和贵族精神”的风貌。最后经过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春秋大义》《大学的兴起》组成的“语言之岛”我们将重返起点。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九把刀
这是一本九把刀陪伴住院母亲的病床陪伴文学部落格日志,同时也纪录了九把刀2004年至2005年于文坛迅速窜红的心路历程。2004年至2005年可以说是九把刀丰收的一年,全职写作的他缔造自己创作生涯一个又一个的惊叹号:拿下可米瑞智百万电视小说首奖、成为排行榜畅销作家、小说陆续卖掉简体及电视、电影版权、接踵而至的演讲邀约、持续2005年每月出版至少一本的惊人纪录……然而在风光的背后,九把刀母却于此时发现自己得了急性脊髓性白血病,母亲的病情打乱了九把刀全家人的生活步调,从一家三兄弟轮班的医院照料时间,九把刀重新回顾检视与妈妈从小到大的点滴回忆,温馨感人的照料过程,穿插九把刀的创作大事纪完整呈现,读者不但可以从此书亲身体会亲情的可贵,也能分享九把刀创作成就的大事纪全纪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古清生
古清生之散文、随笔,文笔清新隽永:或走笔山水,惬意空灵;或品茗食炙,扬色生香;或点国是;或洞民心,羌不彰显出一流散文大师的诗性真情。古清生,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他以其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流浪、生命、写作融于一体,创造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他的文笔清新隽永,羌不彰显出一流散文大师的诗性真情。本书是其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其中收入的是作者的摩托以及摩旅考察的部分文章,它表达的是在路上的心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清华毕业,北大执教,清华“清新俊逸”的气质与北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在季羡林先生身上水乳交融。本书所选既有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对清华的怀旧之文,也有初入清华时生命痕迹的真切记录,更有在北大几十年“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与殷殷深情。“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从青年到老年,“我从未离开过北大。追忆我的一生,怡悦之感,油然而生。” 本书文字是作者流自心田的汩汩之泉,读者从中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八十多年前的“活的”清华,更能领略季羡林先生从学子到教授的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最近更新 2020-12-01
作者 : 大冰
《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简媜
简媜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乡村古朴、圆和、亲切的氛围让她获得更多的是生存的宁静。她的笔触抒情如诗,包容着浓烈的柔情,充分显露出她对土地热爱与思索。其后,简媜背负行囊远离故乡,走进了繁华的都市,领略了生活的另一种滋味。简媜没有对大都市产生太多的好感,在行文中她一再流露出对和谐纯朴的人伦关系的渴望,她写童年、写爱情、写故乡的土地,渴望通过这样的途径回归宁静。 简媜永远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他们欣赏简媜的清词丽句,佩服她善于化解古典文字和佛经中的典故为鲜活意象的能力,同时也被她文章中所带出的孤独、柔软、宽容大所了的胸怀所感动。 简媜的人品如同简媜的文字,清高不做作,安详不冷漠,典雅又充满了智慧。她谦、质朴、悲悯的人格也同样赢得了广大读者和朋友们的尊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家辉
十年典藏增订版。人生就是要放肆!惧飞,有“恐人症”,怕黑怕鬼,在路途中容易感冒,偶尔拉肚子,容易迷路。马家辉的旅行似乎往往带着一点不情愿,所以他总是反复无常,出入之间总是犹豫,总是敏感。但为了他的女孩儿们,他终于没有戒掉“旅行”这个瘾。《死在这里也不错》,一段肆意、坦诚又忠于自我的 旅程,也是马家辉自己最为钟爱的一场异域时光。
最近更新 2022-02-05
作者 : 江南
这是江南首部结集的随笔散文集,从2002年江南出道,到2014年,跨度12年的心情随笔,勾勒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江南从网络作者到现今最畅销的作家的成长轨迹。本书精选50余篇篇目,贯穿江南的整个成长历程, “合肥出生篇”、“北大求学篇”、“美国留学篇”、“上海奋斗篇”、“北京事业篇”、“监狱余生篇”构成江南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人生历程。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便拼合成为江南的别样人生故事。此外,江南在本书中首次披露,《龙族》的人物及故事完整创作思路,特别惊爆:曾经构思的另一个完整结局,龙族粉丝最期待了解的大秘密!另附有江南所著的畅销书的序、跋等经典美文,使你在阅读时,跟随这些熟悉的文字,逐一回味他笔下的经典作品和瑰丽世界。这本书,是江南迄今为止的小半生,也是给读者最好的励志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光中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生前最后一本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故园与人生的思考与怀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乡愁是心头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处处亦可为吾乡。在文学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在暮年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注脚,也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最后归宿。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落梅
隐世才女白落梅,再次着清雅的文风,在素纸上留下了大唐的芬芳。在踏雪寻梅、高山访松、梦忆太湖的途中,点缀着一首首切合意境的唐诗,其解读清丽自然,如兰花般优雅芬芳,如甘泉般滋润心田。跟随她的解读,你仿佛梦回了大唐盛世,目睹了那么多文人骚客泼墨就诗,陶醉在白落梅的文字里,仿佛化身为大唐的文人,带着雅兴,游走在盛世之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诺
唐诺任职出版社期间,热心引介和推出了许多现在已经是无人不知的欧美名家作品,如创作马修·斯卡德系列的劳伦斯·布洛克、一部《时间的女儿》威震天下的铁伊、冷硬派的开山鼻祖汉密特与钱德勒等,并亲自提笔为这些名家大作撰写导读。唐诺的导读,虽名导读,但唐诺在文章中展露其卓越的才能,将方寸之地变为包罗万象的所在,古今中外无一不谈,从小说中的一点引申开去尽情发挥,像他的球评一样吸引到许多原本非拥趸的目光驻足。他会半玩笑的讲朋友说最好的推理书是余英时的《方以智晚节考》,也会探讨类型小说的佳作何以跳脱类型能够影响一大批人的人生,更时不时将其多年的人生体悟传递给读者,不仅极好地完成了勾起读者兴趣的任务,更开启了更多饶有意趣的讨论,使得类型小说的导读不仅仅与类型有关,类型小说的读者也扩展到知识阶层。故唐诺的推理导读风靡海峡两岸,对出版界和读者影响甚巨,近十年的两岸推理热潮中逐渐为人熟知的名字——劳伦斯·布洛克、约瑟芬·铁伊、东尼·席勒曼等,多以唐诺一支健笔一双慧眼引介或再次引介到华文世界。《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可谓推理小说的博尔赫斯迷宫图书馆,汇集了唐诺为约瑟芬·铁伊、达许·汉密特、米涅·渥特丝、东尼·席勒曼、柯南道尔、约翰·狄克森·卡尔、范达因、埃勒里·奎因、伊恩·弗莱明、高罗佩等名家所作的68篇导读,正如书名所示,在推理的世界中没有王者,不同的时代风土滋养出不同的名探大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落梅
隐世才女白落梅,执温润的笔法,继续演绎宋词里的悲欢离合。是谁在月下立雪听香?是谁在梨花细雨里等待佳人?是谁在江尾盼望夫君归?漫漫长路,相思莫相负。愿君知我心,莫和相思一并缺席在梦里。就让我们带着厮守终身的爱人,沉醉在白落梅的文字里,梦回宋朝。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洛伊·山多尔
二百零二个主题,谈人生,理想,品德,爱情,友谊,伤痛等,这些组成了人类生命的常数,编织成了各人复杂的命运。这是一本真诚的生活之书,亦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智慧秘笈,它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疗愈,如何放下,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战胜恐惧……以沉郁如挽歌的风格著称的作家马洛伊,同时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坚忍克己的思想者,友善慈悲的人生导师:他关怀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意义,叩问真理,感怀世态,唏嘘际遇;然而,心怀温暖。这本浓缩了马洛伊一生精妙沉思,完全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散文集,弥足珍贵,是对他作为思想家的一种补充。在作家的身份之外,马洛伊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易中天
品读中国书系之二。在洋洋30万言的新版《读城记》中,作者突出特征地写了北京的城、上海的滩、广州的市、厦门的岛、成都的府、武汉的镇、深圳的特区,并由其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建筑文物等来探寻这七座城市的内涵与实质。七城市中深圳是个例外。深圳没有历史,没有方言。和余秋雨阐述的深圳城市文化的观点不同。城市精神生活的关键在于文化氛围、文化品位。窃以为,城市文化的凸显源于二:一是城市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既有赖于历史环境奠定基础,又靠改革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整体有时不等于个体之和。正是这种不容易的差异性,才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习俗和迥然的况味。二是城市特色、方言俚语、心理积淀、别样的建筑,构成了人与城的文化氛围和品位。所以,著者谓“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豪爽硬朗”、深圳“青春气息”,此一家之言,恐怕连七城市的居民也难以苟同,但这种破译城市的方式也不失为一格。南京市区和南京风景区限建、停建高楼,恐怕主要是防止破坏其特有的风格。苏州亦然,满大街很少看到玻璃幕墙的方方正正的现代高楼,差不多一律飞檐挑角,游客会说,“这才是苏州!”高楼似乎属于上海,什么样的高楼上海好像都能容纳,夜之上海更是“天上的街市”,海派嘛!有道是:风格即人。没有自我,便没有风格,这一点恐怕毋庸争议。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即彰显城市个性。个性即魅力,如苏州园林奇石、西安秦俑碑林、北京长城帝陵、哈尔滨俄式建筑、绍兴名人故居……殊方异类自然使人心向往之,足未至而游兴生焉。城市是一个地域空间,更是人的空间。作为人的聚集地的城市,严格地说,城市外在特色毕竟是城市魅力的表征,而城市中的人,才是城市之魂。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