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韩光辉 徐兆奎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地名的科普读物。地名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名不但指出当地的地理类型,通常还反映出命名时代该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通过地名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现代地理现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恢复一些地域的古地理面貌,找出它的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及其演变、发展过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费兰西斯·克里克
本书试图用科学方法来解释意识的奥秘。在此,我并非想给出关于意识问题的直截了当的答案。我倒希望能够如此,但是目前似乎太困难了。当然,某些哲学家误认为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对我而言,他们的解释并不属于科学真理的范畴。这里我想做的是勾划出意识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一些如何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这一问题的建议。我将要提出的是一个特定的研究策略,而不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理论。我想要知道的是,当我看某个东西时,在我头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Nobel Prize-winning biochemist Crick (co-discoverer with James Watson of DNA's double helix structure) here takes readers to the forefront of modern brain research. Geared to serious lay readers and scientists, this speculative study argues that our minds can be explained, without recourse to religious concepts of a soul, in terms of the interactions of a vast assembly of nerve cells and associated molecules. Crick delves into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by focusing on visual awareness, an active, constructive process in which the brain selectively combines discrete elements into meaningful images. Early chapters include numerous interactive illustrations to demonstrate the brain's shortcuts, tricks and habits of visual perception. In later chapters Crick discusses neural networks – electronic pathways that can remember patterns or produce spoken language – and outlines research strategies designed to pinpoint the brain's awareness neurons that enable us to see.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卡尔·齐默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在这本100多页的书里,齐默完成了其他作者用500页的篇幅都得卯足了劲才能达成的目标:揭开生命日常的面纱,重塑我们对它们最本质部分的认知。——《华盛顿邮报》《病毒星球》的写作简洁而优雅,齐默在书中探索了病毒在其他地球生命的演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讲述了科学家近来如何揭开病毒身上隐藏的惊天秘密……从普通感冒到巨型病毒,这是一本让人着迷、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卫报》我是齐默的死忠粉,《病毒星球》也让我过足了瘾。这本书颇具思想深度,叙述准确,一页页翻下来让人渐入佳境。齐默有种神奇的能力,他在讲述关于自然的新奇故事的同时,能更新你对自然的想法和理解,并且始终做到科学准确。——理查德·普雷斯顿,《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作者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最近更新 2020-03-28
作者 : 吉常宏
一个人的称呼,竟成了一个人人生的写照与折射,他的出身,他的生活、思想、活动,甚至他的后世名声,都能在称谓中捕捉到或荣耀、或艰辛、或通达、或心酸的影子,并烙刻上他所处时代的印记,反映着一个社会阶段的政治文化状况。在他们的称谓中,既有长辈的期望,也有个人的不懈追求,既有友朋的殷殷,也有自己对生活的切切,甚至体现了当时礼俗所规定的人际称谓规范,和当时人、后来人对其人所作所为、历史地位的不同评价。由此不能不说称谓研究是一门学问。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文学上名人称呼的介绍,对称呼(名、字、号)作了深入的研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
《人之上升》一书从40万年前的人类发明到迄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真切地反映了人类智慧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自然奥秘的种种重要观念,和越来越复杂的科学发展,都是人力所为。是人,而不仅仅是人的头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威廉·卡尔文
在这本中等篇幅的科普作品中,进化生物学家、理论神经科学家威廉·卡尔文(William H.Calvin)教授以生动的笔触论述了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为之魂萦梦牵的关于人类智力的重大问题:什么是智力的本质?动物的智力如何向人类智力进化?思维是如何进行的?对超人智力能作何展望?在论述的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始终贯穿全书,无论在阐述动物智力进化的过程时,还是在对思维机制的探索中,这一观点都有深刻的体现。实际上,作者所提出的思维的运作机制的实质是时空模式的复制竞争,按作者的说法就是一种达尔文过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玄 柳郁
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对世纪是生初学的世纪,对这个判断,人们很快就会有初夏的感受,为了更好地面对这个生物世纪,就请从基因、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liwaniuniu
每个受灾区域都会有其特定的人口构成,地区城乡特性,应对灾难或其他创伤性事件的经验,文化或城市环境,以及文化表现。(在进行灾民心理健康指导前,)应考虑到以下几点,同时还要兼顾灾区内有特殊需求的人群。。。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汪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将向您讲述人类探索外星文明150年的精彩历程。在这过去的150年中,我们经历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类只是在寻找外星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小步,未来之路可能还有很长很长。但是已经跨出的这一小步却已经是跌宕起伏,充满着无数惊喜和失望了。中部则用严谨的逻辑来分析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带你深入了解著名的费米悖论。面对这个困扰了无数人的世纪难题,直到今天,科学家们仍争论不休。在本书的下部,我将与所有的读者分享我制定的外星人入侵防御计划,抛砖引玉,希望能激发读者们的想象力。最后,你们还将读到一篇精彩的中篇科幻小说,我试图把本书讲到的各种知识都融入到最后的这篇小说当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顾森
雕塑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品类众多。不管是气势恢宏的兵马俑,还是构思奇巧的信宫灯,抑或高压珍贵的太湖石、厚重质朴的渎山大玉海……无不体现了巧夺天工的技艺;而白居易、苏轼、米芾等人的趣事,则给中国雕塑平添了无数意趣。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易斯·托马斯
20世纪70年代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生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它断断续续刊载了一系列文章,总题目颇谦逊,叫做“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后来,这些文章结集成两本书,面向大众,一本叫做《细胞生命的礼赞》,一本叫做《水母与蜗牛》。两书面世后,有数百万读者观念为之一变,人生因之增色。《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是作者结集的第一本书,包含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易手数家出版社,印行二十多版次。许多篇目进入美国大学的英文读本、社会学课本和其他多种文集。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也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有评论家甚至把他比做当代知识武装下的蒙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易斯·托马斯
小小的水母美丢莎寄生在那不勒斯湾的一种海生活蛞蝓的体表上,两种生物互相依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两者交换着捕食者和猎物的位置。 这是怎样纠缠不清的自我!“想想这些活物,让我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它们没有使我想起任何曾经见过的事。真的没有。这样的生活轮回,我从没听说过。这些东西是稀奇古怪的。没错儿,就是奇特。而与此同时,如同一个朦胧记得的梦,它们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整个地球。”读过并仰慕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的人们,不由得会牵挂那咱水母和蜗牛的命运。托马斯就是有这种魅力,能通过这种不可思议,然而又富有洞见的观察,来说明生和死这些永恒的课题。本书包含一些辉煌的新宝藏:论人类犯错误的天才;论疾病与自然的死亡,包括一只老鼠的平静死亡;论无性造人;论疣子;论蒙田,用Edward O. Wilson的话说,假如蒙田拥有20世纪生物学的深刻知识,他就会是今天的刘易斯·托马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史蒂芬·霍金
被全世界广泛尊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科学名著《时间简史》是一项世界出版奇迹。其印数在1000万册以上,发行近40种语言文字。现在,从获奖电影纪录片《时间简史》而产生的本书――《时间简史续编》,是为那些想要更多地了解霍金教授的生平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从与电影制作人讨论拍摄《时间简史》这部电影起,霍金教授就坚持不要将其拍成一部传记性电影,而是要一部能为广大观众阐释他的研究学说的电影。因此,这部花费350万英镑,获得美国纪录片大奖的电影就成了一部生动的关于霍金教授的口述历史。其中,包含了霍金、他的家庭、生平好友、同事和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以及关于霍金教授的科学概念的演化与性质的充满激情的过程历览。一部纪录片绝对无法涵盖全部的拍摄过程中所收集的丰富的个人和科学资料。因此,本书不仅是反映了电影,而且在内容上有重要的大量的扩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
★ 揭秘硅谷精英开启创业新模式的细节。披露马斯克、贝佐斯等人如何创建并运营航天公司的故事。怎样找准时机、布局调整、与对手抗衡……★ 马斯克的火箭是回收“破烂”造的?贝佐斯想涉足航天是因为《星际迷航》?首席科技记者独家贴身采访数年,还原航天神话细节。《华盛顿邮报》官方认可。★ 有创造、友情、爱情、争议、失败与东山再起,无狗血、虚构、揣测和夸大其词。还原真实的商业巨头与硅谷。★ 数十幅首次公开的珍贵照片,记录Space X、蓝色起源等一线航天私企的前世今生!★《福布斯》《国家地理》专文报道,罗辑思维热烈讨论,多家媒体力荐。自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人类对太空的野心就不曾停止,现在,硅谷精英们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火星。他们梦想打造直通火星的高速公路,甚至殖民火星。对马斯克而言,火星如同圣杯,是地球面临重大灾难时的避难所。对贝佐斯而言,以火星为代表的地外行星是新的能源基地,可为地球持续提供资源。对布兰森而言,点对点的太空旅行,是可以实现的华丽梦想。而保罗·艾伦等人,正在建造史上最大的飞机……这并非小说,也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关于当今几位富有的企业家对外太空进行探索,力求给人类开创崭新未来的纪实故事。他们投入大量财富,正一步步重现美国在航天史上的辉煌。在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半个世纪后,这些“太空男爵”——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理查德·布兰森和保罗·艾伦——正以硅谷式的创新之姿大幅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试图让普通人比NASA走得更远。
最近更新 2021-09-19
作者 : 译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迄今为止已经造成了万余人罹难。译言在翻译了《地震搜救手册》和《地震安全手册之后》,根据抗震救灾进程的需要,我们继续翻译了这本《灾后疫情分析及防范》,希望在灾后疫情发生之前,能够帮助灾区的人们尽早做好应对准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德斯蒙德·莫利斯
现代都市人口繁盛、规模巨大,无以复加的超级部落把人类囚禁在现代都市这个“人类动物园”里。超级部落人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紧张:噪音、空气污染、缺少运动、空间拘束、过度拥挤、高度刺激以及孤单和无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暴力、战争、自杀、恋物癖,等等。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出路?未来的世界越越来越拥挤,原始部落的猎人,乔装打扮成文明开化的超级部落公民,正在苦苦挣扎,试图使自己古老的遗传特征与超常的新环境协调一致。对超级部落人而言,展望未来颇有有趣;但等到我们的孩子成年承担把握时局的责任时,人类面临的问题无疑将是生死攸关的严峻问题了。
最近更新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