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廷一
《孔氏家族全传》作者是陈廷一。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王晓磊
《卑鄙的圣人:曹操10大结局》作者是王晓磊。曹操不可避免地步入暮年,统一天下的目标依旧遥遥无期。大瘟疫毁灭生灵无数、南征孙权再度无功而返、功勋老将夏侯渊战死、关羽水淹七军、魏讽鼓动叛乱,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曹操终于向现实低头,选择在君不君臣不臣的位置上结束一生。另一方面,在贾诩、陈群、司马懿等帮助下,曹丕最终击败曹植登临太子之位,没想到曹彰却因平叛乌丸异军突起,成了另一个有力的竞争者曹操几番南征依旧难以取胜,只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而在两家缠斗之际,刘备却反客为主开始了对蜀中刘璋的蚕食。为防刘备坐大,曹操不得不转而讨伐汉中的张鲁,力图抢在刘备之前占领汉中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维一
《我在故宫看大门》作者维一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到内蒙古农村种庄稼,又到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来,回到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革”结束后,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又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我在故宫看大门》是作者“发掘”自己记忆残片的一组文章,不光是“我在故宫看大门”:“拎在手中的家”因“外事”需要而添置了大衣柜,手摇唱机和好友慷慨相借的唱片,自己组装“无线电”(收音机)的门道,知识青年“扒车”(今天叫“蹭火车”)的道道儿,云南吃马肉的学问,“文革”刚结束时的“内部电影”,淘旧书的荒唐事;还有北京四中的“先生”称谓的讲究,儿时的朋友,王世襄先生的“锡庆门行走”,和张光直先生一起回忆母校的老师,冯爷的外语和学问……一些事,让你喷饭,另一些事,令人心酸。
最近更新 2020-05-09
作者 : 林语堂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她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更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最后终归失败了,但绝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关心这个女人,也会乐意去看一看那样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最近更新 2020-07-22
作者 : 胡适 唐德刚
本书由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一般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在这里,胡适重点对自己的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反映出胡氏晚年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什么出入。唐德刚将其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这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胡适口述自传》:“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最近更新 2020-07-30
作者 : 赵涵漠 林天宏
从《小武》、《任逍遥》,到《站台》、《海上传奇》,再到新片,贾樟柯的作品如史诗般将中国社会里的中小型人物带到人们面前,他本人也逐步成为一个可能伟大的中国导演。中国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极佳土壤,但此类电影又不得不受意识形态与商业文化潮流的双重抑制,有人愤怒有人妥协,而贾樟柯说,这不是一个理想完全溃败的时代。且听他谈电影、谈创作、谈家国、谈童年与父亲。
最近更新 2020-09-10
作者 : 刘斌
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建国前夕由京入粤,后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文革”期间不幸去世。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和推重。本书作者在深入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陈寅恪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扼要介绍,尤其通过对诗文书信等相关文献的发掘对陈寅恪的晚年人生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对此前学界的相关成果有所辩证。
最近更新 2021-09-03
作者 : 吴晗
本书由吴晗先生在1948年写定。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帝王,这些复杂矛盾的形象活灵活现,共同构成了朱元璋的多面人生。
最近更新 2022-08-30
作者 : 任志强
决定写回忆录之前,我就一直在纠结:是否该将自己的私生活及内心的真实感受公布于众?是否该明智地避免对心灵的拷问?是否会因为我的“过度”回忆而变成一种“表白”,是否我该将一些“糗事”掩藏在心,永不公开,以此减少无尽的流言蜚语。然而,我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辛酸,也有委屈,一张表面严厉的面孔背后,也有“不可告人”的弱点。将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无情地写出来,目的即是如此。——任志强本书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著作的片面解读,该书由任志强亲自执笔,几易其稿,回忆了任志强60年的成长历程。任志强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以贩卖兔皮的小商贩起家,蒙冤入狱,最后又在大时代下创立华远地产。几度沉浮传递出自强奋斗的正能量。此外,任志强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观察者,其成长又交织着历史变迁,描绘“文革”“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从家世,到参军,贩卖兔皮起家!官与商,红与黑,坎坷六十年,50万字全部写尽!起诉政府,状告银行,被穷人扔鞋,被国家暗查,此书大曝内幕细节。退休后,任志强更是敢说,堪称厚重而真实的一部跌宕历史回忆录。
最近更新 2022-10-13
作者 : 阿兰·维贡德莱
一部真正的传记,对杜拉斯的作品熟如指掌,倾慕但不乏批评精神一部大爱之书,也是一部知识之书一部激动人心的传记,杜拉斯的某种秘密终于浮出了水面杜拉斯生前密友,“同时代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曾为加缪、兰波、帕斯卡尔等文学或思想巨匠作传,历经三十多年积累,完成公认最难写的传记。阿兰·维贡德莱出色地追溯了杜拉斯的生命轨迹,揭示了杜拉斯永恒魅力的秘密,前所未有地接近她复杂激烈的一生……他懂得如何深入了解一部作品、一个人生的奥秘,不但清楚地展示了杜拉斯作品的起源,而且提供了弄懂一个女性悲剧的钥匙……我对杜拉斯的研究长达44年,可谓整整一生。在我写过的所有传记中,献给杜拉斯的这一部是最难以完成的,是最痛苦同时也是最刺激的。杜拉斯逝世20年来,那些前仆后继的传记或许未能完全达到她的预期。沉湎于挖掘她私生活中的秘密和政治上的背叛、把传记等同于法官的卷宗,以期将杜拉斯置于历史之中或直面她的命运,这些都是不够的。还有别的东西,它们发生于夜间,是精神层面的。研究杜拉斯,首先得重视她内心的演变。写这部传记,就是要与她相会,捕获她的气息。——阿兰·维贡德莱出生于1914年的玛格丽特·杜拉斯亲身经历了20世纪全部风起云涌。不论是在德国纳粹占领时代,还是在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杜拉斯始终都是反叛的代言人,她的言行和热情始终迸发着令人震惊的力量。如果说普鲁斯特为20世纪揭开了序幕,杜拉斯则为之画上了句号。当我们回顾杜拉斯的一生时,不能忘记那股让她始终向前的动力:每一部作品都必须重新开始,好像严苛的命运总是让她身临写作的危险之境。穿越百年,杜拉斯的作品和她的人生为何一直散发着巨大魅力?重塑这位伟大作家的存在就是这部新传记的全部。阿兰·维贡德莱将让读者感同身受杜拉斯的生命之痛,洞见成就一位伟大作家的必备因素,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杜拉斯写作的秘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德烈·纪德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的自传,一部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讲述其至二十六岁结婚前夕的生活,记录了他争取自由、逃离家庭的缓慢而艰巨的历程。是作者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世英 彭征明
难以相信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踏进了“世界巨人俱乐部”;难以置信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满脸的沧桑和忧郁,竟会成为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的噩梦;难以想象一个有着德意志式的中国偏执狂,竟会成为中外权威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以深邃的思想引领企业,以做有高度的事业为最大的追求,除了任正非,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集企业家与思想家、低调与霸气于一身。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顶尖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着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他领导下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被评选为“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彼德·赖特
本书是英国军事情报五局的高级官员彼得·赖特的回忆录。军事情报五局是英国的反间谍机构,原属陆军,后改为向内务大臣负责。它于1909年成立时称为第五军事情报组织,当时只有一人,即被人称为军情五局之父的弗农·凯尔。此后,军情五局功勋卓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举破获德国间谍网,组织机构也日益庞大。战后,它从事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报活动。军事情报五局的机构、人员和活动情况十分秘密,外界极少了解。彼得·赖特在军事情报五局供职凡二十余年,亲自参与并领导过军情五局的许多重要活动,对军情五局的内情了如指掌。他在书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军情五局的间谍活动:在外国(苏联、埃及以至法国)驻英使馆安装窃听器;监听苏联国内与其驻英使馆的电讯通信;破译外国密电码;偷拍英共秘密档案;对来访的国家元首进行窃听;跟踪、策反和绑架苏联驻英国外交人员;等等。作者在书中详述军情五局内部的反渗透斗争。在与克格勃的角逐中,军情五局连遭无端失败。彼得·赖特从截获的电讯和苏联叛逃者的交代中推断,军情五局已为克格勃渗透,因而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清除内奸活动。清查的矛头最后指向当时军情五局的局长霍利斯。彼得·赖特甚至怀疑英国工党政府首相威尔逊是苏联间谍……本书的出版曾引起一场风波。英国政府竭力加以阻止,声称此书有损英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情报机关信誉。本书揭示了军情五局的大量内幕活动和间谍手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强晓初
马明方(1905-1974),1905年生,陕西米脂人。1925年在绥德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西安国民军史可轩部做兵运工作。1927年回到陕北,先后在绥德、横山、米脂等县任中共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深入农村恢复中共组织。1931年任中共陕北特委代理书记。1933年主持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作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根据地的决定,会后深入游击区,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1934年至1937年,马明方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8年去苏联学习。1941年回国途经新疆时,曾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拘禁,1943年4月2日被捕入狱。狱中参与领导绝食斗争。1945年获释出狱,回到延安。同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中共晋南工委书记。1947年曾参加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明方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54年秋至1960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财贸部部长。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冬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三书记。他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马明方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迫害,于1974年8月12日逝世。1979年12月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作者简介:强晓初(1918.03-2007.10),男,1918年3月生,陕西子长人。1934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志民
李志民(1906.7.9--1987.11.16),原名李风瑞,别名李明阶,曾用名李轩,湖南省浏阳县高坪西坑村人,生于1906年7月9日。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区游击队党代表,红军大队、团政委,师、军政治部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长、部长,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四分区副政委、政委,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第二纵队政委,第二十兵团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政委。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委,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委、政委,福州军区政委,中央军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委员。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