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欧阳应霁
在这个太多伪造和太多谎言的世界里,我只希望能够用一种直觉的简单的方法,把我所感兴趣的事,把滋养我长大的人和物,把这好玩的有趣的,都一一地告诉你,从意大利开始,到意大利结束——我们最终可能认识到的意大利,不是远方的异国,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澄彻的自己。缩小往往令事情太纤巧太锐利太紧张,放大,再放大,是我真正喜欢的模糊、暧昧和从容。至于BlowUp的另外一个更直接的意思,就是爆炸。电光火石,地动天摇,爆炸当中种种暴力种种能量种种冲突,又是另一个值得放大的有趣话题。应霁2004年1月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泰戈尔
暮色渐浓,我问她:我已来到哪一片陌生的土地?她只是双眼低垂;当她离开的时候,她坛子里将溢出来的水汩汩作响。堤岸上,树丛影影绰绰,依稀可见,这片土地仿佛已经属于昔日。水悄无声息,竹林忧郁地纹丝不动,小巷里传来一只手镯撞击水坛的声音,丁丁当当。不要再划了,把小船拴在这棵树上,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的景色。晚星在教堂的圆形屋顶边沉落;埠头大理石台阶的苍白色,与黝黑的流水相衬相映。夜色里赶路的旅人在叹息,因为从那掩藏的窗户里射出的光亮,透过路边密集交织的树林和灌木,被撕裂成破碎的光点溶入夜色;那只手镯还在撞击水坛,归去的步履还在落叶遍地的小巷里窸窣窸窣。夜渐深,宫殿的高塔宛如幽灵般地显现;小镇在疲乏地呻吟。不要再划了,把小船拴在树上。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憩息,朦胧地躺在星空下,这儿的夜色里震颤着一只手镯撞击水坛的声音,丁丁当当。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六六
六六的作品《双面胶》问世以来,受到各大强势媒体的关注,北京新京报、上海新民晚报、西安华商报等20家媒体竞相连载,在读者中影响广泛。很多读者在追问作者本人的实际生活,也有十几家媒体就这个问题采访六六,这本随笔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真实展现了作家六六的生活工作和情况。全书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我家卡拉是小资:六六以母亲的口吻记录了猫猫卡拉的生活,母性的光辉不逊于任何一位真正的母亲;第二篇最喜小儿无赖:作为新加坡国际幼儿园的老师,六六如数家珍地讲述了那些让人笑到喷饭的小豆豆;第三篇酒后的男人很可爱:外刚内柔六六,让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响显得如此的智慧与幽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林达
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的姊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曼娟
常以为自己已经忘记,却忽略了温柔的提醒只需要一个呼唤的手势,所以,打开窗户,去看生命如何转弯。如何在峰回路转中,看见不同的柳暗花明。留住相思的情意,在茫茫尘世中,从古到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承诺,请记得随身携带祝福。生活是一场冒险,有时候华丽,有时候千疮百孔。许多心情不知从何说起,或者根本找不到人诉说,于是,觉得寂寞了。你开始寂寞,也许已经寂寞了很久,假若有人问你,过得好不好?人要怎么回答?真正想说的,其实是——失望、疑惑、黯然,固然避免不了,却不能让这种情绪持续太久、沉溺太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哈里·G·法兰克福
扯淡不是说谎,却是真理最大的敌人2008年最具颠覆性的作品台湾最火辣的批评家南方朔 亲自翻译大陆最正宗的哲学家赵汀阳 作序推荐全美非虚构类第一畅销书和《魔鬼经济学》一样颠覆你的成见和《世界是平的》一样改变你的世界观法兰克福在《论扯淡》里,劈头就是一句结论:在我们的文化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虽说扯淡无处不在,却没有一种学说,一个理论来剖析他,他的主旨不在于提供一个理论模型来解析扯淡,而是探讨现今社会何以充斥着言不由衷的扯淡。文中,作者以哲学的辨证方式,开宗明义地区别了扯淡与说谎。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陈升
继《9999滴眼泪》《猎人》之後,陈昇再度展现创作才华,推出年度钜作《咸鱼的滋味》。在这13篇充满陈昇气味的有料有汁小説中,有五味杂陈的歌手人生,有怀春少男的偷窥情事、Pub里的乐团生态沧桑,也有对现实与理想两难的迷失与惆怅、对爱与不爱的忧郁与迷乱。如果你听陈昇、喜欢陈昇,就一定要有陈昇、读陈昇。看他把压在心中的感觉说得那麽活络,把一些美妙的想法和来不及实现的梦,说得那麽纯粹。在这些摄人灵魂的文字中,你品尝到的,对越是百分百的生命原味!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落落
本书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和旅行中自己拍摄的图片,记录了旅行途中反复听的歌,不断遇见的人,时刻忆起的小时候的家园故事,爱情故事,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所有应该忘记即将忘记而没能忘记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她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这是一本记录情感的精致的值得收藏的书,内容清新,感人。想要更了解落落的人,不要错过这本书将会带给你的震撼与温暖的感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石田裕辅
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大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羨的大企业工作,踏上世界之旅。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吓得躲在青年旅馆不敢出门;在秘鲁沙漠被持枪强盗抢个精光,还得横渡暴风地狱巴塔哥尼亚;在北极圈为了省钱洗露天冰河澡……就这样几度软弱,几度山穷水尽,几度想放弃,最后终于完成壮阔的五大洲完骑世界纪录。我看到恒河的纯白日出、萨宾娜天真无邪的笑脸、土耳其那尔汀美丽的笑容;满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长颈鹿、骑着破烂脚踏车追赶我的保保。泰西亚有点恼怒地笑着,流下稚气未脱的泪水。大海般的丛林中浮现蒂卡尔神殿,以及纪念碑谷神圣的风光。雄壮的育空河流淌而过,有鲑鱼跳跃着;在夜空中摇曳的极光……经历过许多生死绝境、哀痛的别离、幸福的瞬间后,活着真好的体悟,是梦想带给石田最珍贵的礼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费孝通
从《脚步,是文化的刻度:费孝通文化随笔》中,读者可以了解费孝通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作者长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常常能从生活细节中发现闪光点,选篇范围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时代,内容丰富,文字质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诺
这本书,是近三四年来我为一本一本了不起的书(包括电影)、及其背后一个一个了不起的书写者所认真阅读、认真思索、并认真写成的文字(认真,是你惟一能回报这些书、这些人的方式)。它们自我设定的位置是进入,而不是褒贬点评;它们寻求的是可能性,以替代只此一种的答案,因此,这是一本阅读者的书,而不是一本评论者的书,它们给自己最艰难的工作正是,如何在广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唤同类,让这每一本书都找到读它的人。——唐诺
最近更新 2019-11-30
作者 :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在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最近更新 2020-07-22
作者 : 蔡澜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自己所厌倦的倒是要尽量避免。《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一书中,有小泉八云、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横山大观,也有普通的僧侣、摄影师、厨师;有濑户内寂听、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将”“妈妈桑”、时装模特、女编剧……说人生,无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该懂得赚懂得花。我的哲学,做什么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为别人,为了认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么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们趁年轻一定要学多几门学问才行。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间事,贵痛快。愿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辉,有趣,有味。
最近更新 2020-07-23
作者 : 唐德刚
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海外读曹雪芹的“文化冲突”,杀一个文明容易建一个文明很难……《史学与红学》收录了史家唐德刚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方面的札记共计十七篇,论及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汉字拉丁化等议题。作者认为,“文史不分”是传统东、西方史学异曲同工之处,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并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书中细述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篇章,可见其在口述史学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对《红楼梦》里避讳问题的集中讨论和“以经读经”分析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文章也颇有创见。《史学与红学》谈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唐先生的文笔有文学笔底,写得灵活,因而让读者不忍停下来,这就是文学笔法的功劳。后来跟史家唐德刚打过笔仗的夏志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称其为“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
最近更新 2020-08-02
作者 : 唐德刚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现在回头来看,《海外论坛》除了为五十年代的留学生留下声音之外,还不能否认,它是至今为止留学欧美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水准最高、文字最好的杂志之一。也因为办了这个杂志,才逼得唐德刚写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说这些都是五十年代“尘埃”下的“流沙坠简”,我们却毋宁视为那是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最近更新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