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思敬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保存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五经”和“四书”就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种典籍;“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这些古籍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作为经典来遵奉的,所以都属于经书之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徐家亮
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下棋不单只是一种活动,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发展最广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徐凯
无数次革新与变法的实践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这里仅就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革新与变法作些阐述,以期人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冠英
人类的生活需要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对美得追求。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辛勤和智慧,曾经创造出辉煌壮美的民族文化。品类繁多二千姿百态的中国古代民间工艺,就是其中一簇巡礼而淳美的东方艺术之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郭齐家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邱立坤
中国历史上杀戮功臣最多的皇帝是谁?雍正篡位是不是事实?你了解西藏神秘的转世之说吗?中国的疆域最大曾经有多大?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楼兰古国因为什么而消失?谁的发明使得全世界文学大大进步?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本书从“数风流人物”、“览历史烟云”、“典章制度”、“三教九流”、“兵家必争之地”、“活跃的少数民族”、“历史的神秘面纱”共七个角度出发,列举了从夏商周开始直至近代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过推波助澜作用的历史事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辛劳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历史的步伐。本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图文并茂,更加便于读者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打造更适宜现代生活阅读的经典读本。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炳照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一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罗伯特·温伯格
原来,癌症来自我们自己,源头就是深藏於身体细胞中,带著生命所有密码的基因。原本在体内执行正常任务的基因,发生微细的变化,搅乱了细胞正常的运作状态。这个细胞再也不听命於生长控制机制,背叛了身体这个群体,不停地分裂生长,最后发展成致命肿瘤。本书描写整个《细胞反叛》事件。如果把细胞比喻成一辆车子,致癌基因如同油门,肿瘤抑制基因就像煞车,一旦被动了手脚,油门卡到底,加上煞车失灵,细胞这辆车就会失控,冲进致癌的深渊。细胞中还有像电脑主机板的讯息处理线路,主宰细胞命运的无形时鐘、引导细胞自杀的程式……这些精巧机制都在癌症舞台上一一登场。本书作者通过第一手资料,综合了25年来发掘人类癌症起源的各条战线的成果,特别是基因、致癌物质、癌基因、突变、细胞的生长、遗传和免疫机制与癌症发生的各种关系,说明癌症的发生是人体内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低概率事件,人类有望在未来15年内弄清癌症起源,并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陈久金 杨怡
日的概念,来自昼夜交替,但要计算更长的时间,仅用日是不够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作物的枯萎,侯鸟的南去北归,无不与气候的凉暖变换紧密联系,这个周期大约有365天多,于是就以含有收获之意的年字来表示这一时间单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志敏 闪淑华
中国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古代遗存非常丰 富,这是一宗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的文化财富。为了便于大家了解篆刻艺术,笔者试从认识和欣赏的角度,为大家提供入门的参考资料。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米歇尔·帕斯图罗
本书既不局限于中世纪也不局限于服装,它将条纹和条纹服装的历史一直推进到我们所处的20世纪末。中世纪的条纹是无序和颠倒覆的缘由,现代的条纹逐渐变成了建立秩序和的缘由,现代的条纹逐渐变成了建立秩序的工具。不过,如果说条纹组建世界和社会,那么它本身局限的组织,它不仅在一切载体上发挥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成为自己的载体。在成为自己的载体时,它变得难以把握。这里谈论的不是条纹的符号学意义,而是社会史。条纹的问题事实上引出了对特定社会中直观的东西与社会之间关系思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丘桓兴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的一支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他们是西晋末年、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本书对客家人的历史渊源,迁徙和形成,对客家民居、饮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客家方言、山歌、客籍华侨,著名客家人物以及客家人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详尽的考察和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客家民居及其特点,对客家文化习俗都有全面、准确、生动、具体的描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潘桂明
一个“白马驮经”的传说,引来了印度佛教的东渐。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梁武帝“舍身为奴”、玄奘西行求法、慧能“菩提本非树”的“顿悟”……随着这些经典的故事、传说和思想的传播,佛教逐海走进大众内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来
本书是阿来任职《科幻世界》期间的一系列以科普、科幻为主题的散杂文合集,从中可了解1997—2005年间世界科学界的发展轨迹,不仅让我们仰望星空,也让我们俯视大地、内窥自己。作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科学成果的应用给人类带来的从生活到思想到精神的影响做了深刻阐述,而这些见解即使今天读来依旧发人深省。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