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翟唯佳 曹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于1945年9月19日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大批中央领导率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并成立了东北局。接着,山东军区机关及所属第1、第2、第3、第5、第6、第7师等约5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4个旅3万余人,加上陕甘宁、冀东及其他各解放区抽调部队共10万人,推进东北。同年10月31日,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同年10月,部队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5个纵队又4个独立师(旅)。1948年1月 ,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同年8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整编为东北野战军。1949年春,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1946年10月~1947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新开岭、临江等战役。1947年5月后,连续取得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胜利,迫使东北地区国民党军收缩于长春、沈阳和锦州3个地区。1948年9~11月,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进入山海关,同华北野战军一起,于1948年12月~1949年1月,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北平、天津等城市。1949年5月,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到武穴间强渡长江,解放了武汉。同年6月以后,在第二野战军配合下,进行了衡阳、广东、广西等战役,到同年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陆,并配合进行了西南战役。1950年5月1日解放了海南岛。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80余万人。在战斗中,第四野战军官兵牺牲6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78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者简介:翟唯佳,男,1954年11月生,河南省伊川县人。1970年参军。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93年毕业于国防大学基本系,现任国防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情报信息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1983年以来,从事军事文献情报的分析研究工作,参加编辑、撰写的《教学研究资料》被评为首届全国社科情报成果2等奖,参加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被评为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2等奖。1987年至1990年期间,独立承担了国防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军事文献情报刊物《报刊军事资料》和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作出版的文献情报刊物《军事》专题的编辑工作,对军事学术领域内文献情报的开发与利用,做了一定的工作。1990年以来,单独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了《第四野战军-四野档案》、《二野最后一战》、《无名之师-苏军入侵阿富汗始末》、《香山新主人》和《巴尔干百年风云》等军事历史著作多部,并在全国性专业刊物和全国性专业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论军事理论情报概念》和《试论军队指挥院校文献情报产品的开发》等论文10余篇,对军事文献情报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袁庭栋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关河五十州
本书第一次客观、深度还原了国民党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军的真实面目!在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进装备称雄的。只有第七十四军,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主力之首的名号。在抗日战争中,第七十四军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在正面战场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战功最大。它多次挫败日军,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这支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现转机,日军因此称之为“虎部队”(虎の子),在战场上畏之如虎。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七十四军为主线,在揭秘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的成长内幕的同时,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表现了正面抗日战场的全景,在还原抗日战场真实细节的同时,与众不同的新写法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宋宜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美国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是它战争野心的勃勃迸发和走向可耻的失败的必然之路。由于美、日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力量,“太平洋战争”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海、陆、空立体交叉的大型战争。本书即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创作的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纪实性长篇战争历史小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石钟山
本小说叙述了一对双胞胎兄弟的传奇式故事,他们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呱呱坠地。因家境艰难,襁褓之中兄弟分离,从此天涯殊途,在不一样的环境里艰难成长。命运似乎在和这对亲兄弟开着玩笑,18年后,天各一方的兄弟俩同时参军,竟凑巧分到一个连队,不知情的两兄弟在部队里成了最激烈的竞争对手,在事业、爱情、工作中这种竞争无处不在,激烈而残酷!……有关专家介绍说,《天下兄弟》立足于百姓生活、普通人情感,包括母子情、手足情、战友情、爱情……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贴近百姓生活,传达大众情感。 《天下兄弟》系当代著名作家石钟山的又一长篇力作。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三个兄弟成长的故事。一对孪生兄弟刘栋和田村呱呱坠地,出生在一个艰难的年代艰难的家庭,为了两个小生命的生存和成长,亲生母亲忍着母子分离的痛苦和养母分别抱养,从此天各一方,两位母亲、两个家庭,从此开始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两个孪生兄弟的哥哥刘树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和幸福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姐姐刘草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放弃了自己的爱情。直至十八年后,命运奇迹般使两兄弟在同一部队同一个班参军,两兄弟、两个家庭才又有了千丝万缕、分割不开的联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猛
“狼牙”,是我军某部侦查大队的代号。“狼牙”战士的凶狠顽强冠绝三军!在这支部队中,小庄与战友们一起,多次执行过危险、艰巨而又不为人知的特殊任务……转业后,小庄到一个剧组打工。拍片间隙,他在剧组旁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意外地见到了已成为农民工的战友——班长老炮。也许是因为自卑,也许是不想连累战友,老炮故意躲开了小庄。小庄为了寻找老炮,向已成为特警的战友强子求助。二人在寻找老炮的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老炮已进入贩毒集团……老炮为什么会这样?他的改变击中了小庄心中最柔软、最隐秘、最沉痛的部位。小庄开始回忆。热血带着生命,呼啸而出:关于爱、关于军人、关于男人,新兵连、侦察连、狗头大队、维和部队,小影、老炮、陈排、苗连。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袁庭栋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秀海
步兵团团长江涛和他的部队走上战场,在一次收复边地的中型战役中,战略预案里不被重视的“634高地”,随着战场局势的突发而成为了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而原先一直被称作“预备队中的预备队”、战斗力最弱的小分队竟鬼使神差而又别无选择地成了能够去攻取“634高地”的唯一力量。于是,这只小分队的全体官兵连同他们的上级指挥员,共同面临和经历了死亡的考验,在惨烈的战斗中,许多人死去了,最后活下来的人在穿越死亡的艰难历程中战胜了恐惧,捍卫了尊严,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洗礼,并最终懂得了军人的真正含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树增
《抗日战争 》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七十年,第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最后完成了这部大书。《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最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最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冰河
一个打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告诉你他所目睹的战争真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板子村的农民老旦,被国军抓了壮丁,稀里糊涂地去抗日;残酷的战争,将怯懦恐惧的老旦,一夜之间变成凶狠残暴的杀人机器,在战场上一战成名。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大仗、硬仗、狠仗一路打过来,伤痕遍体,成为抗日英雄。1945年,日军投降,次年国共内战爆发。在淮海战役中,老旦被解放军俘虏,改造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倒戈杀向昔日战友,在兄弟相残的痛苦中立下赫赫战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旦荣归故里,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告别妻儿,再次应征入伍,在异国战场继续他的杀戮生涯。漫长的战争硝烟终于散尽,老旦带着残缺之躯幸存下来,而真正的折磨才刚刚开始:一场一场的历史浩劫接踵而至,老旦裹挟其中,找不到敌人,也找不到战友,最终被揪上了批斗台,在迷茫不解中迎来了比战争更加残酷的宿命……翻开《狗日的战争2》,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进程中,了解一个老兵传奇而卑微的一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柳江南 罗英才 胡兆才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将一直以来打游击战的小股部队,改编成比较正规的大规模作战集群,其中经常担任战略级作战任务的,有四大主力(四大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编制最庞大的威猛之师,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名将带领下,经历了长江、上海、厦门、长山列岛、舟山群岛等水战,牺牲11万人,歼敌245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姚有志 李庆山
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国抗战中,八路军用土枪土炮在敌后战场,同凶恶的用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日伪军作战近10万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共伤亡损失40余万人。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都会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八路军的战役战斗中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八路军的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本书从八路军近10万次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大战役,其中既有全民族同仇敌忾、齐声杀敌宏大场面的记叙,又有敌后游击某一战斗细节的具体描述,既有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略决策内幕的披露,又有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鲁南反“扫荡”等一般战役过程的全景纪实;既有对敌对双方围绕战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斗争的揭示,又有战场内外、部队低层、各类人物趣闻轶事的历史回溯。另,为反映各战场抗战情况,特选取东北抗联第l路军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一段纪录在本书内,在此特作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悟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持久胜敌的奥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石磊
本书纪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包括朝鲜内战爆发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清川江上的大鱼、志愿军攻克汉城、从战役到谈判、血战上甘岭声势浩大的反登陆、最后的决战、凯旋在1958等内容。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