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学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18岁设馆教书,26岁中进士、点翰林,29岁授编修。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12年 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主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长。1940年 3月在香港病逝。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集中起来就是用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在主持教育部工作期间,曾进行了划时代的改革。他提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教育,主张崇尚自然,尊重儿童,使其才能自由发展。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为此必须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他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提倡自学。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中国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哲学大纲》、《蔡孑民先生言行录》等,后人编有《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是旧红学索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红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表《石头记索隐》一书,并与胡适进行了著名的论战。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汝昌
我是才华智慧崇拜者,尤其是倾倒于曹雪芹所说的正邪两赋而来之人,其聪明灵秀之气,在万万人之上的才男才女。……若论真才女,张爱玲其庶几乎?未见第二琪与比肩者也——这就是我想写写她的夙因。她给自著小说所绘人物像,充分流露出一种英俊之气,是我所仅见的画像高手,令我折服。可见她绝非一个作家之名义所能框住的,她若从事任何一门艺术创作,都会是第一流的大家,对此我是深信而赞口不已的。——周汝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先勇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看文学大师白先勇如何细腻解说《红楼梦》这本“天书”,看二位小说家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红楼梦》导读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主要授课之一,分中英文两种课程,持续二十多年。二○一四年,台大邀请回母校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由于《红楼梦》这本“天书”历来的研究、批评、考据、索隐,林林总总,汗牛充栋,各方争议热烈,任何一家之言,都难下断论。白先勇藉三学期的细说,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的小说艺术:神话架构、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红楼梦》早被公认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才子书,才子书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风流人物。当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这种才子?他性好《红楼梦》,熟读大半生,尤其跨越两百多年时空,以小说家与小说家心灵相印,岂非最适当的解人?白先勇的细说,除了体大思精的掌握全书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处处见出其中个别呈露的微妙涵义。白先勇“要把金针度与人”,绝不止浅层的讲故事,说人物,他透过解构、剖析、抒理、同情……出入宏观与微观,如同曹雪芹书写那么强烈的兴致勃勃,将毕生对《红楼梦》的钻研体会,倾囊相授。透过这套书详实而精准的整理呈现,不仅对《红楼梦》的欣赏与理解,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更带给读者对传统、对文学、对文化、对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最近更新 2020-02-19
作者 : 张贤亮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作者是张贤亮。 在韩美林的动物画展上,一幅狗的水粉画把我吸引住了。但与其说是画家用那传神的笔法点出柔和明亮而又略带调皮的眼睛,十足地表现了这条小狗温驯善良、机灵活泼的特点而令我赞赏,倒不如说是画家给这幅画的题名使我深有所感。画家把这幅画题为《患难小友》。我认为,这绝不是画家在故作玄虚,也不是虚构的人格化的动物形象,一定是画家对实有其狗的小友的纪念。果然,后来我听说,画家在患难中身边的确有过这位小友,而它最后竟死在“四人帮”爪牙的棒下。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张贤亮
《无法苏醒》作者是张贤亮。 直到他锒铛入狱他都不相信眼前经历的一切是真正的现实。逮捕他的时候,公安人员还面带笑容,好像来逮捕这样一个全市有名的大企业家、著名的发明人、数项专利的拥有者,是一种很好玩的游戏,临上警车,警察拉开车门,还轻轻地扶了他胳膊一把,礼貌得像香港大酒店门口的“红头阿三”,所以他也向警察笑了笑, “还是同样一个梦。”他想,每次做这样的梦,做他又被逮捕又被劳改的梦,他都既害怕又惋惜。惋惜的是这样的梦总没有结果,做不到他“平反”就半途惊醒。一截一截拖着的梦,每段的尾巴都是悬念,使他辗转反侧再也不能入睡,“这次看来像真的似的,一定要把它做完。”于是他便顺从着,丝毫不辩白不抗拒,跟着警察走,甚至走得比警察还快,仿佛他自己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而他也的确轻车熟路,果然一下子就走进了监狱。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张贤亮
《牧马人[剧本]》作者是张贤亮。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由于封建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4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怎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呢?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作者是杨绛。此书共分为两部分,在书中杨绛先生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后一部分则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在《论语趣》一文中,杨绛先生提到,钱钟书先生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严歌苓
《非洲札记》作者是严歌苓。《非洲札记》是严歌苓的散文专辑之一,收录了严歌苓踏上文学之路以来所创作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了作者初到美国学习文学创作的留学生活;与现任丈夫的相识相恋与结合,其中不乏波折和文化差异引起的困惑,还意想不到地遭遇了美国“FBI监视下的婚姻”;随丈夫来到非洲,点滴心情记录了一场魅力无限的非洲之旅。此外,还收录了严歌苓文学道路上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心得与感悟,以及为他人作品写作的序言。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严歌苓
《密语者》作者是严歌苓。《密语者》是女主人公乔红梅收到网上陌生追求者的来信。他那近乎神的感知能务,使她第一次产生了打开自己的欲望,倾诉属于自己内心的秘密:她童年的江南小村,她与丈夫格兰的异国情缘,他们稳定平淡的婚姻生活隐藏的创痛……他是谁?几乎幽魂一样熟知她的一切:她臂部的胎记,焦虑时咬指甲的习惯,她脚上饰缀的玻璃球散发的“惊人的性感”,甚至情感世界微小的波澜。小说在追寻密语者的紧张悬念中展开,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满创伤与柔情、欲望与伦理纠结交织的人性天地,同时在敏感私密的情感世界与话语空间,探索爱情与婚姻永恒的真相。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严歌苓
《铁梨花》作者是严歌苓。《铁梨花》是严歌苓和其父萧马合写的一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传奇女子。整部书通篇都很耐看,一方面画面感极强,文字描述都是四两拨千斤的一类,三两下挑弄,闭上眼就可以浮现出相应的场景;一方面情节很含蓄,处处点到即止,约略有些压抑,倒也和那个时代背景交相辉映。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余华
《兄弟》作者是余华。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它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兄弟》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阎真
《曾在天涯》作者是阎真。在遥远的北美异国,高力伟走过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灵魂的漂泊比躯体的漂泊更令他刻骨铭心。阎真以他细腻的文笔,逼真地描写了一代留学生的内心痛苦和窘挞处境。《曾在天涯》为北美留学生活题材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也为历史留下了真相,浪漫的异域传奇不再是作品的精神重心,而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则在情节进展和形象完成的过程中强烈地凸现。小说对爱情心理的表现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表明了什么才是纯文学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得丝丝入扣,作者在一个长篇中实现了张爱玲式的心灵细腻性。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姚雪垠
《长夜》作者是姚雪垠。《长夜》以20年代军阀混战时豫西山区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李水沫这支土匪队伍的传奇式的生活,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强人”形象,真实有力地揭示出许多农民在破产和饥饿的绝境中沦为盗贼的社会根源,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身上蕴藏着反抗恶势力的巨大潜在力量。像《长夜》这样以写实主义笔法真实描写绿林人物和绿林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绝无仅有的,此书译为法文后,姚雪垠被授予马赛纪念勋章。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徐贵祥
《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者是徐贵祥。1938年秋,为了配合武汉保卫战,国民党军苏鲁皖战区长官部任命原作战部少将副部长沈轩辕赴江淮重镇陆安州任行政公署专员兼警备司令,配合主力组织防御,牵制敌人。沈轩辕是我党地下工作的领导人物,他临危授命,以有学识有尊严的江南儒商身份和才干赢得日军松冈大佐的信任,担当起陆安州汉奸政权的市长,其秘密助手方索瓦也成为“汉奸”要人,从此展开了陆安州抗日斗争的精彩惊险逐鹿。沈轩辕运筹帷幄,蓄势待发,暗中联络调度新四军、国民党军、抗日民众武装、绿林好汉乃至“皇协军”,最终达成战役目标……小说以江淮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起伏的战争画卷。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肖仁福
《待遇》作者是肖仁福。多年来,我每天都要经过两个地方,一家幼儿园,一所重点小学。我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视力却还算不错,经常能在接送孩子的大人里发现一些特殊人物,那就是已退位的老领导,或刚从实职位置挪到虚职岗位的二线领导。表面看去,这些前领导与常人已没什么两样,可你睁眼细瞧,就会发现他们面色颓丧,神情木然,若有所失的样子,不像吾等草民老是左顾右盼,仿佛树上有钞票会往下掉似的。我还有一个习惯,在电脑前坐累了,喜欢随处乱转,偶尔也会与这些前领导遭遇。过去他们工作繁忙,出车入辇的,自然不肯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随便在街首巷尾抛头露面。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肖仁福
《玩火》作者是肖仁福。选择权永远不在下属自己手里:老板既然心中早就有了打算,问问你,只不过是表示客气而已,试试你对主子的忠心程度,并不是真的让你自己进行选择换言之,如果你有选择权的话,那局长就不是他,而是你方浩了。领导总是深奥的:这大概就是领导不同于群众的地方群众总是肤浅的,怎么想怎么说领导总是深奥的,肚子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往往不是一回事,一句话可供你琢磨半天的这当然符合机关实情,群众人微言轻,如果说句话也绕圈子,谁耐烦听你饶舌?领导却不同,位高权重,咳嗽一声也是重要精神,精神当然要仔细琢磨,认真体会,这样才可能吃得透彻,心领神会,如果一听就能明白,那还叫什么精神?领导的招呼:如今的案子,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总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没领导打招呼,谁敢去办?去办又谁办得了?你的案子也一样,是领导专门打过招呼的好在案子跟领导有点瓜葛,办案的程度自然就不会很深。
最近更新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