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郁达夫的全部作品集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态度则胸怀磊落,坦白诚挚;格调上重抒情,富于诗的韵味。艺术手法上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使其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散文富有生命力,字里行间,人们品出了他那真挚而丰沛的情感,并深深地被他的热情和诗意所打动。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是一种现代才子气的佳品。这种才子气主要表现在写景的笔调和抒情的恣肆上。郁达夫写景的才气得力于他对自然的感受,在景物中融注真情以及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姿肆的抒情则展现了一种真诚与坦荡的现代人格精神。精致的景物描写与率直的抒情形成了强大的张力,构成了郁达夫游记散文的风格。
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代表作《沉沦》是其中的佳篇。 郁达夫小说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忧郁、苦闷以及颓废的思想感情。他通过露骨的性的描写和自我感情的大胆抒发,加之对作品的悲剧化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非纯理性的思考。使其形成了以感情凄凉,语言自然率真、注重自我真实挖掘的,颇具诗意化、散文化的文本特征。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笔者试就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性特征展开讨论,并努力寻找郁达夫小说中抒情性特征的艺术思想渊源。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名叫王介成的落魄文人从一个叫谢月英的女老生那里寻找放纵的故事。小说隐藏着一个超越文本的深层结构:王介成希望从谢月英那里得到的不是情欲的享受,而是对于生命力的肯定。然而,最终他却发现灵魂的痛苦,是用任何方式也消除不掉的。在《迷羊》当中,王介成表现出对于自身性能力的高度重视,因为性能力是与意志力联系得最紧密的一种肉体状态,可是,对于意志力的证明最终以他对意志力的失望而告终。郁达夫还不明白,知识分子的痛苦不是来自于情欲的得不到满足,而是来自于理想的不得实现,所以他只有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放纵。他是一位太早觉醒的大写的人,然而,在那个窒息真人的生机的社会里,他却只能写《空虚》,写《青烟》,写《寒宵》,写《孤独》,写《迷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