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4年,齐国大军已经攻入鲁国境内,鲁国边防部队不堪一击,纷纷溃散。把鲁庄公给急得,祛火的药一天吃十来斤。鲁国有个叫曹刿的平民,看到这种情况,很想为自己的国家出把力,就打算去见鲁庄公,给他出出主意。
曹刿的同乡人劝他说:“这些事有那些成天吃肉的大人物去管就行了,你操什么心哪。”当时,只有贵族能够每天吃肉,平民只有在重大节日才有肉吃,或者是熬到70岁以后,才能吃肉。
曹刿说:“那帮吃肉的人光知道吃,把脑子都吃傻了,哪能指望他们呢?”于是就去求见鲁庄公。按理说国君也不能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曹刿的身份虽然是平民(所谓的“庶人”),但还是属于贵族的远支。我们前面说过,当时诸侯国的国都被称为“国”,国都之外的大城被称为“都”,小城被称为“邑”,因为城的大小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都”和“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有的时候也是“都邑”并称(似乎有些没有城墙设施的居民聚集区,也叫做邑,这里我们就不细加考证了)。
居住在国都里面的居民,被称为“国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贵族的远支,很多人甚至和国君都是沾点亲的。国人当中有些是为国家机构和公族、贵族服务的(这些人当中,当然包括各级官吏),也有很多是自耕农,他们的土地一般都在郊区,离国都不远。城市里面还有从事商业的商人,此时还没有“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商人地位也不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