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杂技艺人,吸收了汉魏六朝时寻橦杂技艺术,并有了新的发展,被称作空中伎、呈力伎。在表演时,一人以头顶长竿或以肩扛竿,另外有一人或二、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亦称作顶竿、爬竿、上竿、立竿。在日本今存的一幅800多年前的古画卷《信西古乐图》中,描绘了唐朝传入日本的杂技表演通俗画卷。其中就有爬竿、顶竿、索上跳绳、索上走高跷、抑格倒立等内容。据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唐玄宗在洛阳天津桥南设“大酺”时,有一小儿能翻筋斗,迅速爬到长竿上,先倒立拿大顶,然后松开双手,仅用头顶着竿子,最后“翻身而下”,动作惊险,技艺绝伦,使在场的观者如醉如狂。诗人张祜作《大酺乐》诗,赞美其盛况: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在唐玄宗时的艺人裴承恩、赵解愁、侯大、范大娘子、刘交父女等,都是擅长于此技的高手。
图15 抑格倒立(见《信西古乐图》)
表演惊人劲力的艺人被称作呈力伎,起源于先秦时角抵、角力、举鼎,后来衍为“夏育扛鼎”、“神龟负岳”(宋代王溥《唐会要》)。据唐朝魏征等撰《隋书·音乐志》记载:
为夏育扛鼎,取车轮、石臼、大瓮器,各于掌上,而跳弄之。
由此可知,这项表演不单纯是表示劲力,还讲究技巧。这种呈力伎在唐代得到新的发展,并与空中伎互相配合,相映成趣。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前“罗列百伎”,教坊中有位叫王大娘的杂技艺人在场上献技。她头顶着高高的竹竿,竿上制有类似传说中“瀛洲、方丈”的神仙道具,还有一个小儿手执绛节竹杖,出入于神山之中。当时年仅10岁的“神童”刘晏,奉杨贵妃之命作《咏王大娘戴竿》诗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