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精密的天文仪器 第二节 观测仪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圭表是研究太阳方位的装置。另有一类仪器可用于研究恒星、行星包括太阳、月亮在内的几乎所有天体的运动规律,这就是仪和象。“仪”是指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象”是指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合称为仪象。浑天学说是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浑仪和浑象是解释浑天学说的观测仪器。

(1)浑仪

据推测,浑仪的起源早于西汉。不过,就我们现在所知,直到《隋书·天文志》才第一次记载了浑仪的详细结构,原物早已不存,设计者为东晋时前赵人孔挺。孔挺浑仪由四环一管组成:赤道环平行于天赤道,地平环平行于地平面,子午环连接南北天极,这三个环都是固定的。四游环,相当于赤经环,是活动的,可绕贯通南北天极的极轴旋转。与四游环共面的是一个供观测用的方柱形管子,叫“衡”,又叫“窥管”,窥管也是活动的,可绕四游环圆心旋转。结构原理十分清楚,窥管可以同时参与两种互相垂直的运动,赤经方向和赤纬方向,说明窥管能够对准天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天体。因此,天体的去极度能从四游环上直接读出,天体的入宿度等于天体和它西边第一颗距星的赤经差。除了赤道坐标,孔挺浑仪还备有地平坐标系统。需要说明的是,赤道环上的刻度不是现代的360等分,而是365.25,即365格再加上¼格。这种不整分的传统,曾令很多人奇怪和不解,其实这是有来历的。古代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冬至时刻到下一个冬至时刻的间隔,连续记录几年,取其平均,就得到回归年长度(古称岁实)。春秋战国时期确定的回归年长度正是365.25日,如果按此数划分圆周,太阳便一天移动一格,一年正好转一整圈,可见其用意在此。秦以后,直到西方天文学传入以前,赤道环一周等于365.25度就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尽管后来回归年的长度不断改进,不断精确。本书为了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度”,凡遇西制角度单位“°”时,一律不用“度”表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