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精密的天文仪器 第三节 计时仪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太阳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表影随之由偏西移到偏东,表影所在的方位可以提示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生产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要求知道比较准确的时间,于是表就演变成了日晷。 日晷包括一根晷针和以晷针为圆心的石质晷面,晷面刻有放射状方位线,根据针影与方位线的重合情况,就能知道时间。

在表过渡到日晷的最初阶段,晷面一般呈水平放置,叫做地平日晷。太阳的地平经度变化是不均匀的,这意味着地平日晷上的方位刻度,若等时就不等分,若等分就不等时。从使用角度看,既不方便,也不准确。赤道日晷有明显优于地平日晷之处。由于日晷面与天赤道平行,等时刻度线必定均分圆周。晷的两面都有刻度,向南一面用于春分以后,向北一面用于秋分以后。

漏刻是利用水量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漏,指漏壶,刻,指刻箭。漏刻是全天候仪器,能弥补日晷的局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计时器。

丰富的史料告诉我们有关漏刻发展的主要过程。漏刻最早只是一把底部有小孔的壶,人们通过壶中剩水来粗估时间。后来,借助一支刻有刻度的箭,立于水中,以水面淹过箭杆的高度计算时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箭杆周围,形成一个向上的附着面,给读数带来不便,所以不久以后淹箭漏就让位于沉箭漏。沉箭漏的箭尾要有可浮的物体,如竹片或木片,使箭浮在水面上,箭头穿出壶盖。当箭杆随着水的流失而下降时,其与壶盖平面比齐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很明显,沉箭和淹箭的刻度顺序应该相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