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古代的纪时制度 第一节 西汉以前的十六时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纪时制度,是以某时间为起点将一昼夜划分为多少段的方法。中国古代所熟悉的纪时制度是十二时辰、刻漏制和五更的分法。可是在西汉中期以前,由于这些方法不够完善,通用是十六时制。

前人早就注意到,在西汉以前的古籍中,记时方法与后世几乎完全不同,不是用子时、丑时等的记法,而是用食时,餔〔bu不〕时、人定等陌生的时称。这类对时间的称法,在《史记》、《汉书》、《黄帝内经》等书中到处可见,近年出土的西汉以前的有文字记载的简牍等实物,也都证实了当时实用的就是这套纪时制度。为了说明这套时制与后代的对应关系,曾有人对此作出注解,例如对《资治通鉴》和《黄帝内经》的时称名均有人作过注,认为这些时称是十二时制的异名。但是《淮南子·天文训》连续记载有15个时称,《黄帝内经》也有14个不同的时称,故以上古人的理解有误。近年来人们对西汉时制作出深入研究,才揭开了十六时制的秘密。这十六时制的名称及与二十四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夜半鸡鸣晨时平旦日出蚤食食时东中01:303:004:306:007:309:0010:30日中西中时餔下餔日入黄昏夜食人定12:0013:3015:0016:3018:0019:3021:0022:30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