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是专业性很强的儒学高等教材。汉代古文经学家研究“五经”注重名物、词语的解释,意在探讨“三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宋代,学者们的兴趣转向“义理”,也就是经书里的根本道理。这一派学者把儒家倡导的封建伦理准则加以抽象化、哲学化,看作先天地而存在的永恒的“天理”,简称为“理”。他们认为读经的目的就在于明“理”,读经不明“理”,就算白读。所以宋代的儒学叫做“理学”。
理学创始于北宋学者周敦颐。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程灏〔hao 号〕、程颐兄弟俩,世称“二程”。而集大成者则是南宋的朱熹。理学家们认为:要探究经书中的“理”,首先要明白“圣人本意”。程颐说:“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本意与圣人所用之心。”因此《论语》、《孟子》以及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的《大学》和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的《中庸》,就成了探究“圣人本意”的最直接的材料。朱熹曾经说:“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差,未须理会经,先于《论语》、《孟子》中专意看他。”又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并见《朱子语类》)对于《中庸》,朱熹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见《中庸章句序》)。于是朱熹在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把这四种材料汇刻为一套丛书,叫《四书章句集注》。这就是“四书”的来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