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的休养生息,造成了百年左右的繁荣和安定,农业经济得以恢复。明代的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19年),政治腐败,商品经济却更是引人注目地繁荣起来。尤其是苏、杭一带,许多传统的农业村落变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市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壮大。反映他们精神需要的通俗文艺相应地兴盛起来。明代的中、后期,文化界出现了思想上的松动。形成了以李贽、徐渭、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人为代表的个性解放思潮。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为提高小说、乃至整个通俗文学的地位大声疾呼。李贽认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童心说》)将小说、戏曲与正统文学相提并论。而明末的通俗文艺大家冯梦龙则大胆地提出,通俗小说对人的感化教育作用,超过像《孝经》、《论语》这样的儒家经典。
白话小说巨大的艺术潜力至明代方才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明代是白话小说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的时代。小说不顾上流社会的蔑视和压迫,在市民阶层精神需要的推动之下蓬勃地发展。明代长篇小说的成就令人注目。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章回小说。它是由宋、元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不可能一次讲完,必须连续地讲很多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小说的一回。所以长篇小说每一回的结尾常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头。小说的中间常有“话说”、“看官”等字样。这就是它由话本发展而来所留下的痕迹。经过宋、元话本的酝酿、戏曲的滋补,元、明之际产生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世代相传的说唱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增饰,最后由作家写定的作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