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诞生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带领群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不少人为民族利益献出了可贵的生命。也有的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虽然已很难从史籍上进行查证,但是他们长期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千百年来在群众的口头上传诵。这些英雄有的是上层人物,有的是普通百姓,但都有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长期感染着人们,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怀念他们,天长日久便传留成一种节日。有些节日则是由民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迁徙等为人们追忆的重大事件演化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汇入了各种仪式或歌舞活动,成为民族节日的一部分。这种节日既是一个民族的群众性的传统日子,又是各民族回顾历史,尊崇先人,弘扬古代英雄的无畏精神的日子。纪念节日是各民族的重要遗产。
流传在彝、白、纳西、傈僳等民族的著名火把节,就是一个有许多动人传说的纪念节日。除贵州彝族在农历六月初三或初六过节外,其他几族都是从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开始,过三到七天。
据白族民间传说,唐代有一个名叫郭世忠的副将,他杀死了大理酋长曼阿娜,又想霸占其妻阿南。阿南被逼无奈,只好假意答应,但要先祭亡夫,再嫁给郭世忠。阿南在祭奠先夫亡灵后,却点燃灵堂,跳进了熊熊烈火。后人钦佩阿南的忠贞,所以每逢她的忌日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燃火把,游村串寨。后来相延成习,形成节日。因为火把在田野中形似万点星光,很像星回大地,故又称“星回节”。另一个传说是说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今巍山)王有吞并其他五诏的野心,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1738年)六月二十四日,蒙舍诏王用含油脂的松木,建成一座松明楼,邀五诏首领共饮。邓赕〔dan胆〕诏(今洱源,邓川一带)王知其阴谋,但又不敢不往。其夫人命人铸了一只铁镯,戴在丈夫手腕上。这夜,松明楼果然起了大火,五位诏王遭火焚。五位诏王夫人前来寻夫,只有邓赕诏王夫人从铁镯上认出了丈夫的遗骸。回到家乡后,她起兵反抗,经三个月奋斗,兵尽粮绝,夫人绝食而死。此后,人们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便要扎一个松明楼式大火把,以示纪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