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洪州司马王简易有一次得了暴病,梦见一个“鬼使”,自称丁郢,手执符牒,说是奉了城隍的神命来捉拿他。王简易只得随着这个鬼使者去见城隍神。城隍神命左右拿过簿书来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对王简易说:你还有五年好活。就把他又放回了尘世。在封建时代,一般的城市中,最为常见的庙宇就是夫子庙与城隍庙了。夫子庙是祭祀关公的,这我们都知道;可城隍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灵呢?
在周代已经有城隍的名称,隍字的本意为护城河,城隍一词的古义就是护城之河。人民对保家卫国的城隍又敬又爱,就把祭祀城隍列入了祀典。
城隍正式被认为是一个“神”,这始于南北朝时代。隋唐以后,城隍崇拜逐渐流行。唐代的清泰年间,政府封城隍神为王爵。到了宋代,政府把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各府、州、县都立城隍庙奉祀。元代顺承宋代的旧典,也对祭祀城隍非常重视,元上都和元大都均建有城隍庙,元大都的城隍神还被封为佑圣王。在明代对城隍崇拜达到极盛。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封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的城隍为正一品,其余各府的城隍为正二品;城隍的庙宇遍天下。
据说,明太祖早年曾栖身于城隍庙中,当上皇帝之后,对土地城隍神特别崇敬,大行封赏。后来整顿祀典,更下令各地城隍如行政建制称呼,例如都城隍,府城隍,县城隍等。其庙宇建筑一如衙门。城隍衙门附设地狱、狱卒、犯人、刑具及十殿阎王、判官、黑白无常等,都塑得阴森可怖,以达到对人民劝善惩恶的目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及民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