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参加顾颉刚百岁纪念会,感想很多。我对顾颉刚先生一向敬崇和爱慕,他是我们三吴书香的骄傲。他在燕京大学执教时,我正在未名湖畔上学,但我没有上过他的课,听过他的讲。我们属前后两代,相差17年,由于学科不同,我错失了上门拜师的机会。我对史学早年并不发生兴趣,更怕读古书,读也读不懂,因之,和顾先生交臂错失。
顾先生的名字我早已耳熟,他的为学我是衷心钦佩的。那时我还在东吴附中读书,我已读到顾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是在1926年出版的)。当时我上课时不很守规矩,凡是老师讲的课听得厌烦时,就偷偷看自己想看的书,《古史辨》就是其中之一。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告诉我,书上的东西不要全信,看书要先看一看这书是谁写的,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那时我正是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思想活泼,就喜欢听这种别的书上和教室里听不到的话。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教条,敢于怀疑,很忌“有书为证”这类的话。所以《古史辨》吸引了我,提醒我不要盲目认为凡是印在书上的都是可靠的。
后来我看到陆懋德先生说:“此书实为近年吾国史学界极有关系之著作;因其影响于青年心理者甚大,且足以使吾国史学发生革命之举动也。”我就是受到这本书影响的青年之一。我还极同意周予同先生所说的话:“他不说空话,不喊口号。”“他是有计划的、勇敢的,就心之所安,性之所近,力之所至,从事学问与著作。”这些我在青年时代听到的话,铭记在心,现在年老了,可以加上一句,“受用一生”。我按这几句话做,固然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尝到真正的甜头。苦头吃过了,也就过去了。甜头却留在心底,历久更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