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纵然是这样,对于怎么跟郭子仪配合这个事儿,俩人还是商量了足足有一个多时辰,之后才由李昀主笔写出了一封书信,请求郭子仪帮他们一把。
其实李昀和李光弼心里面都明白着呢,之所以俩人必须得这么精打细算,非得求助本来也不宽裕的郭子仪,不是他们俩有多么的窝囊和无能,而是情况不允许他们俩有任何的冒险。
从恒州被他们擒获的守军的嘴里,李昀已经得知了安禄山对于他们这几路人马的策略到底是什么了,那就是尽可能的在路上消耗他们的人马。
安禄山是绝对相信以他们几个的能耐肯定是能够打到幽州来的,但是就算是十五万人马打倒了幽州,安禄山也想要让他们都拔下来一层皮。
而这一层皮,正是现在李昀和李光弼以及郭子仪和高仙芝所不能允许的。
按照这一次李昀和李光弼的设想,不管安禄山在定州给他们准备了什么,突破定州之后的损伤一定不能超过一万之数,一旦要是超过了这个数,基本上就达到了安禄山的心理预期了,到了幽州之后只能越发的难打。
而且他们几个虽然没说,但是却谁都知道,幽州可不是他们这一次攻打安禄山的终点,营州才是安禄山真正的老家,虽说营州乃是苦寒之地,但是那里民风彪悍,百姓全部都对安禄山十分的拥戴,是更大的一个难题。
书信送出去了之后,李昀和李光弼继续等待着,甚至会轮流亲自率领斥候去探查定州的情况。
灵丘,郭子仪接到了李昀的书信之后,面上露出了一丝沉思,他虽然是这三路大军里面唯一一个没有什么进度的人,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可是一丁点都没闲着,他已经将自己要攻取的易州的情况基本上摸清了,只不过迟迟没有动手。
之所以没动手,其实原因跟李昀他们差不多,那就是他发现易州被安禄山囤聚了重兵,起码在数量上一定是超过了自己带着的五万大军。
易州在北边已经能算得上是幽州的门户了,安禄山重视易州,是郭子仪早就想到的事。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想要等一等李昀和李光弼,要是他们真的能先行把定州给拿下了,就算是易州有再多的人马,唇亡齿寒,他也是一定坐不住了,只要他坐不住了,自己跟李昀他们一配合,就算是六七万的人马,想要拿下易州也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郭子仪现在一看,发现安禄山果然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自己要是想得到李昀他们的帮助,应该是得先付出一点东西了。
郭子仪已经探明了,易州的守将乃是在安禄山麾下十分受重视的李归仁,李归仁刚刚在安禄山称帝之后就被封为北平王,足以见得安禄山对他的重视。
对于此人郭子仪还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知道自己要想不耗费什么兵卒就把易州拿下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李归仁很可能是安禄山放在幽州之外的将领里面最厉害的一个了,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让大唐的三路人马瘸腿,要是只有李昀和高仙芝这两路人马过去了的话,人家安禄山绝对是不怕的。
安禄山分析的,是不管李昀,郭子仪还是高仙芝,他们在边境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一定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一定是会相互比着往前前进的,这正是安禄山想要的状态。
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这些人是不会有任何合作的,这样只要他能干掉其中的一队人马,自己守住幽州并且将李昀他们几个逐个击破的可能性就大了不少。
安禄山还是有着更为远大的想法的,只要自己能逃过这一劫,并且把这大唐的三路大军给消灭了,等待他的绝对是光明的未来,到时候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都会再次成为他的囊中之物,包括这次自己提前反唐的导火索,杨玉环。
唯一让安禄山心里面放不下的,显然就是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的脑袋那肯定是永远都长不出来了,自己一旦去了之后,到底谁能继承自己的衣钵绝对是个问题。
但显然现在并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安禄山只想等到自己真正拿下了长安城那一天,一定要在李隆基的眼前狠狠的把杨玉环搞上一搞,他相信已经七老八十的李隆基很多事儿已经是没法干了,但是自己这个岁数还算行,他一定要让李隆基好好看一看,随意的就斩杀了自己的儿子是个啥结果。
郭子仪接到了李昀书信的当天,就给李昀回了一封书信,对于他们来说,两封书信就足以安排好不少事情了。
定州,那也是有守将的,不过不管是从能耐还是名气上面,跟易州的李归仁都要差上一些。
田承嗣,在之前安禄山出兵河南道,贡献洛阳城额战斗中他一直就是安禄山大军的先锋,而一路行军下来。安禄山也是已经发觉了他治军严格,故而败退回来之后就把定州交给了田承嗣。
田承嗣自然知道李昀和李光弼是早晚都得攻打自己的,本来他也曾以为在恒州的那两万多人能消耗消耗李昀他们,但显然,这一次他想错了。
当恒州的将士们逃回去路过定州的时候,田承嗣才又一次意识到了自己这一次的对手有多么的棘手。
两万多人马就跑了不几千人,而且这段时间里面没有对李昀和李光弼的人马造成任何的实质性伤害,这的确是田承嗣一丁点都没有预料到的。
他相信的询问了一名从恒州跑到他城里的将领,发现李昀和李光弼这两人所用的计策那是万分的奸猾,要是换做自己在恒州城守城的话,估摸着也得是稍微一不注意就中了计策了。
于是乎在李昀和李光弼已经拿下了恒州之后,田承嗣就严令自己麾下的将士,时刻注意不能暴露定州守军的人数,更不能暴露是自己在这城中镇守,可谓是在他本来就十分严格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按照田承嗣的想法,自己的身后就是幽州,自己的北边还有李归仁带着五六万大军守易州,自己其实是没啥好怕的的,只要死死的把定州守住,等到李昀他们率军过来了,就打攻防战呗。
安禄山虽然对于田承嗣并没有李归仁那么大方,只给了田承嗣三万五千人马,但是守城的话,这三万五千之数的人马也是能起到十分大的作用了,田承嗣这段时间可算是亲眼看见李昀都是怎么守着太原和长安城的,更是看见了张九皋他们是怎么镇守睢阳城的,所以到了这一步,自己还是信心满满的。
但田承嗣显然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家大唐守城,基本上都是军民同心同德的,城里的百姓也给了李昀他们很大的支持的。
但是在定州城里面,安禄山的军队在街道上横行,百姓们则是在自己的家中瑟瑟发抖不敢出城。
他们当着大唐的百姓当的好好的,忽然之间就被安禄山给宣布成了大燕的百姓了,对于大唐来说,显然他们已经成了反民了,这一般人可显然是受不了的。
所以安禄山的这个大燕在不少百姓的心里面都好像是梦魇一样的存在,把自己本来好好的生活给搞的一团乱麻,虽然这些个百姓们面上对于安禄山麾下的将士们恭恭敬敬,但实质上却是巴不得他们赶紧被李昀他们灭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