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徐梁拉她坐在身边,突然发现皇后的皮肤已经不如新婚时候紧致了,当真是时光如荏,岁月催人,一转眼已经到了自己儿子来质疑自己的时候了。

“小孩子会对师傅产生崇拜,甚至否定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人之常情。”徐梁想起自己前世也有过这样的时期,以为老师说得都是对的,反倒是父母啥都不懂——不是么?他们整天忙着上班,又不去学校上课。

“陛下这般安慰自己倒也不错。”皇后抿口笑道。

“不过这种趋势不对啊。”徐梁轻轻捶了捶床沿:“小家伙从小到大,我没有少付出心血,怎能让他变成一个腐儒?”

“也不算腐儒吧?臣妾听闻黄先生的人品学识都是不错的。”皇后严肃下来。她对于儿子们的师傅选择十分上心。

黄道周名声在外,此人被誉为当世圣贤,十分了不得,所以皇后格外希望黄道周能够成为圣天子的老师,也终于遂了愿。

“人品和学识这些东西对常人而言固然重要,但太子日后可是皇帝。”徐梁顿了顿。道:“有些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当初朕就想过从诸子中挑一个适合的继承大统,结果弄得大逆不道似的,只好立了长子做太子。如今想换也不能换了,只有好好教他才是啊。”

皇后垂头静坐。良久无语,终于道:“陛下还是纳个妃嫔吧。”

“你有什么毛病?朕一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就跟我提纳妃的事。”徐梁不自觉地用上了工作时候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发冷。

朝臣们自古就没有啥正事干,徐梁基本上每天都能听见朝野内外,劝他纳妃的声音。

因为孝宗的例子,好像作为皇帝不多纳妃,就是内廷不和谐的污点。

好在皇后,接连生产三位皇子,而且各个都非常的健壮,而且大明已经全面抑制住天花,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国本的问题,所以广招后宫这个问题,才没有在大明掀起多大的风浪。

“陛下,不是嫌弃臣妾生下来的皇子不省心吗?”皇后顶了回去。

徐梁刚想张口解释,看到皇后隆起的腹部,又忍了下来。这个时候还是不要争论还好。

“早点睡吧,明日还要早朝。”徐梁翻身上床,结束了争论。

“明日就陛下一个人要上朝么?”皇后冷冷道,显然不想就此罢休。

腊月到来时,北京城里人人都穿上了厚厚的皮衣、棉衣,顺天府尹的文吏尽数被派到街道上,寻找没有换上冬衣的人,进行管制。

这是顺天府伊定下来的规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因为寒冷的天气,导致有人冻死在街头。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徐梁前世,肯定会有人就此大放厥词,认为肯定是朝廷管得太宽泛了,人家大冬天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冬天如果穿夏装你都管得话,那人家那些可爱的女子该怎么出门?

然而在封建社会,父母官就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如果百姓过得不好,那他们是要受惩罚的,所以政府管得宽泛,没有人觉得不好,反而民间赞声一片,认为这是官府在爱护百姓。

当然,也有争议之声。

争议之声的源头,就是爱护手段过于偏激了是否。

天子脚下,自然也是有入不敷出的穷人的。对于那些被清查出来,家里一无所有,生活难以维持的顺天府会强制将他们送去宣府、蒙古、高丽等地域。

到了那边儿,当地的官府会给他们分配房屋、粮食、耕具、土地,但是人离乡贱,这终究是一桩令当事者并不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要知道,就是有很多人,宁可吃不上饭,也想在天子脚下活着。

因为很多人信奉,只要不死,终究可以翻身。

而且皇爷仁善,说不准哪天有好的政策下来,大家的日子就过得舒服起来了呢。

“前些日子,家中来信,说有一艘去南洋的船沉了,三百多迁徙的百姓,只有十余人生还,真的是悲惨至极。”黄道周看着官道上,蹒跚而前行,被强制迁徙的队伍,面露忧色,对前来送行的瞿式耜说道。

瞿式耜道:“自古以来,开国移民,都是常见的事情,汉高祖、本朝太祖都做过这样的事情,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朝廷要充实边疆,就势必需要人口,虽然此举侵扰了人口,却也维持了起码百年以上的繁盛。”

黄道周却颇有些无奈,自嘲着说道:“圣君在上,着眼未来,他自然会忽视眼下这些百姓的痛苦,我辈能做的,无非就是让这些百姓,在沿途少死一些。”

他顿了顿又说道:“但是谁能想到,时至今日,贫穷也能成为一种罪过。也不知道千秋万载之后,后世之人,该如何看待我等。”

瞿式耜负手而立,看着那些一脸惨状的百姓,心思颇为复杂。

对于此事,他虽然很是反对,但是也颇有无力之感。

朝廷如今就如同一艘巨轮,很多决定的事情,不是他们这种大权在握的臣子可以阻挡的。

换句话说,如今朝中已经没有东林党那种呼风唤雨的权势。

一旦朝廷合力做一件事情,没有人能反对,除了皇帝。

别说是这种大事,作为大明的天官,理论上选材举能,拥有很高的权利,但是如今朝堂之上,百花齐放,各种有能力的大佬,都是从战争就开始陪王伴驾,根本就不给他任何的面子。

他现在他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朝廷的各种规章,在公言公。这虽然帮了他极大的忙,但也导致愈发依赖章程,转圜余地极小。

就拿这次,派遣黄道周地方为官这件小事,他都没有办法出手。

什么派遣黄道周为高丽、海西督办推行教化总督,这就是黄道周惹了皇帝不开心,旋即被圣人给发配了。

而且发配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将黄道周这样的完人打发到那个地方去办理庶务,岂不是明珠暗投?

虽然这么想,但是内阁的程序没有问题,黄道周本人也的确适格,甚至皇帝陛下都暗示尽快让黄道周赴任,他这个吏部尚书又如何能够反对?

他是能拧得过内阁,还是能拧得过皇帝陛下?

实在是陛下与很多士大夫的治国理念不同,像是黄道周这种老友,被发配边疆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而且今上春秋鼎盛,像是黄道周这种老臣,肯定活不过陛下,想要回京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做出成绩,被朝廷征召回来。

可那种偏远地区,想要做出成绩来,到底有多难,身为吏部天官,他比谁都清楚。

“此番东行倒也有一桩好处,”黄道周打破了知己好友的沉闷,“我正好以小国之地为验场,推行圣教,或许有生之年还能看到高丽尽皆王化呢。”他开朗笑着,驱散空中的阴霾。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