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6节

热门小说推荐

“呸!这帮该死的法希斯!”

察觉到自己的三名战友已经全部牺牲后的马拉申科,随即从这三人的身上取出了各自的身份识别牌带走以示其牺牲。

与二战时期的美军采用金属制身份识别牌不同,出于兵员数量以及制造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二战时期苏军的身份识别牌是一种装在小小木质胶囊里的小纸条,上书持有胶囊苏军士兵的名字、年龄、所属部队及一些个人信息等。

这种木质胶囊相较于金属制身份识别牌不但不易保存,且在当时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苏军一线部队当中,有相当多的基层士兵都不愿意在这张纸条上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亦或是名字。认为在这张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后会“加速”自己在战场上的死亡,就像是给死神发去了请柬一样的道理。

尽管马拉申科不知道这三粒小小的木质胶囊内究竟是否保存有这三名牺牲的车组成员个人信息,但显而易见地,有些事情的重要性是足以无视结果而又值得必须去做的,就像马拉申科不顾生命危险和被德军包围的风险前来解救伊乌什金少尉一样。

将这三粒小小的木质胶囊收进自己的上衣口袋里保存好,当手握着波波德冲锋枪的马拉申科再度爬出了炮塔与等待着的基里尔一道,以一左一右的姿态架起了失去行动能力的伊乌什金少尉正准备小心翼翼地跃下炮塔时,以眼角余光无意中抬头望去的一幅场景却瞬间像照相机一般定格住了马拉申科那还未开始的脚步。

“车长同志,发生什么事了?”

眼见仿佛失了神一般的马拉申科对自己的疑问充耳不闻,心道奇怪的基里尔随即亦是顺着马拉申科驻足观望的方向放眼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眼望去之后,基里尔紧随其后便看到了那辆距离己方眼下位置相隔不足百米的德军三号坦克残骸上,正矗立着数名和己方一致同样是在抢救坦克内受伤战友的党卫军装甲兵。

在马拉申科的驻足凝视下同样感受到了那股非常异样的眼光而抬起头来放眼望去,正与炮手克林克一道架起下半身几乎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海泽瑙尔,尚未来得及走下炮塔的魏特曼随之便隔着这区区不足百米的距离与处在对立面的马拉申科四目对视、遥遥相望。

意识同样清醒的海泽瑙尔没过几秒便追寻着魏特曼的目光看到了那距离己方可以说是近在咫尺的马拉申科一行,这位身受重伤甚至可能后半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的党卫军中尉自然是气急败坏,当即便要腾出手来去抢那把悬挂在魏特曼脖子上的MP40冲锋枪试图先发制人结果掉那些苏军的生命。

眼见失去理智的海泽瑙尔做出如此这般疯狂的举动,理智尚存的魏特曼自然是不可能任由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的海泽瑙尔做出这种缺智商的傻事,当即腾出自己的右臂摘下了脖子上悬挂着的MP40冲锋枪后拒绝了海泽瑙尔并握于了自己的手中。

“该死的,米歇尔中士!我命令你开枪干掉那些杂碎苏联人!这是命令,是命令你懂吗!?”

聆听着海泽瑙尔那近乎狗吠一般的疯狂话语装作充耳不闻,自知眼下的情况究竟该做些什么的魏特曼随即云淡风轻地开口报以了答复。

“海泽瑙尔中尉,鉴于您的伤情已经失去了继续指挥的能力和判断力,所以现在由我代您行使指挥权!请您配合我的工作,只需要乖乖被人扶着就行了。”

“你!....米歇尔你这个混蛋!我回去以后要控告你!控告你的违抗命令和不作为!你这家伙给我等着......”

于自己的目所能及范围内看到了对面那群坦克残骸上的党卫军装甲兵陷入了争吵,有些不明所以的基里尔随即向着身旁的马拉申科开口问道。

“车长同志,他们为什么吵架?还有...为什么不攻击我们?我想不明白。”

聆听着耳畔响起的基里尔话语,寥寥数秒间已经得出了最后结论的马拉申科随即开口说道。

“我们接到命令需要撤退,自然不会先手开火以求尽快脱身。对面那些德国人也是伤亡惨重,在没有援兵之前他们也不想继续主动招惹我们。”

“那个被从残骸里救出来的党卫军军官明显是个头头,我估计这家伙应该属于那种硬茬子想要继续和我们干,从之前这伙党卫军的指挥进攻方式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个激进的家伙。”

“只不过,救出了这家伙的那几个党卫军装甲兵里显然有聪明人存在,知道眼下不主动开火是最好的处理结果。呵,真是机智的混蛋。”

位于海泽瑙尔的指挥车三号坦克残骸上,同样是望着对面一伙苏军坦克兵原地不动的炮手克林克却不由发出了一阵悠长的感慨。

“你看到了吗,米歇尔。那就是那辆伊万177号T34坦克的车组,你之前还说你自己好奇这台苏军坦克的车长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厉害的人物,现在他可就在你眼前了。”

聆听着自己车组炮手克林克的话语之余随即将自己的目光定格在了那名明显有着指挥官气质的苏军坦克兵身上,出身于炮手职业并一路晋升上来的魏特曼自然拥有着不俗的视野与堪比飞行员的优秀视力。

尽管在不足百米的距离上要想看清楚一个人的完整面孔仍有不小的难度,但视力超群的魏特曼却依旧尽自己所能记下了那名苏军车长的面容。

“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战场上再相见的,到时候希望我们能做旗鼓相当的真正对手,我会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仿佛从对面那群党卫军投来的眼光中察觉到了异样的感觉,嘴角露出一抹不屑轻笑后的马拉申科同样报以了低声开口的话语。

“看来这几个家伙里有不简单的存在啊,也只能留着以后再过招了。”

结束了这段短暂而又和平的交战双方驻足对视后,搀扶着各自伤员的魏特曼车组与马拉申科车组随即同时开始小心翼翼地走下战车残骸开始了转移。

伴随着一阵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几乎同时的轰鸣声响起,两名初次见面却又会在此后漫长的五年战斗生涯中结下不解之缘的装甲指挥官随即开始了各自的离去。

经此一役之后,由苏联西南方面军向着进犯之敌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动发起的“卢茨克到布罗德”会战,最终以苏军耗尽进攻力量后被德军名将克莱斯特大将所指挥的德军第一装甲集群从正面击溃而宣告结束。

此役当中,苏联西南方面军在正面战场上共计云集并投入了整整五个机械化集团军、多达2000余辆各类型坦克和上千门包括师属、军属成建制炮兵单位在内的庞大兵力,其中更是不乏像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的名将所指挥的精锐部队,但却在前后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在德军空地一体化的闪电战攻势下彻底输掉了这场战斗。

德军高效且完善的空地一体化闪电战攻势,终于在正面战场上让准备充分又不服输的苏军第一次领略到了战争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威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仅仅担任边缘化兵种的空军,已经在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内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决定整场会战成败,乃至是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军种力量。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