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还是个8岁的孩子,当时候的社会还是动荡不安的,但是我们农村偏远的山区对于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也就是谁当家做主而已,毕竟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我有好几个要好的伙伴,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玩具什么的,我们的娱乐方式就是满世界的乱跑,田野就成了我们的乐园,到了夏天就是去河里洗澡,捉鱼,逮黄鳝,总之夏天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比冬天来的快乐的多。我们村那时候有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都叫他杨哥,他也是这附近的孩子王,我们一群孩子啊总是跟在他后面去摸鱼,捉黄鳝,那时候田野里随处可见的就是黄鳝,不像现在这般稀缺。杨哥也是个捉黄鳝的能手,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听说啊,他是个孤儿,从10岁开始就每天都到田里去捉黄鳝,总之在他手里的黄鳝的没有几千条也有几百条了。记得那天天气阴阴的,看样子是要下雨,我们几个孩子就跟着他去田野里捉黄鳝,一人背着个鱼篓。他走在前面,手里拿个铁钩,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田野里,轻车熟路的就开始的今天的安排,我们几个孩子就四处的去寻找着黄鳝的巢穴,就这样我们忙碌了起来,说来也怪,以往的黄鳝不似今天这般难找,搜寻了一会大家依然是一无所获,就好像今天的黄鳝集体放假了一样。就在这时,杨哥大叫一声:“快来,这边有个黄鳝洞!”大家赶紧一窝蜂的凑过去看,果然,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有一个碗口粗细的洞口,只是大家心里感觉奇怪,黄鳝的洞穴一般没有这么大的啊。就在大家在质疑的时候,杨哥干脆就放弃了铁钩,直接用手伸到洞穴里面去。大家看着杨哥开始行动了,也就打消了先前的质疑,都紧张的看着那个洞口,不知道这个黄鳝会有多大。不一会,就只见杨哥面露痛苦的表情,好像手被什么抓住了抽不出来的感觉。他使劲的往外拉啊,拉啊,拉~大家也一起在后面给他使劲,就在大家都快放弃的时候只见一个拳头大的黄鳝头冒了出来!杨哥的手此刻正被那个黄鳝咬住!这时,就在那个黄鳝快被拉出来的时候,大家看到旁边的淤泥里此刻就像烧开的水一般翻滚着。大家这时哪顾着看那个,因为这个黄鳝的劲出奇的大,就是咬着杨哥的手不放手。
就在这时,田野的的淤泥翻滚的更加厉害,大家都以为地震了,不知谁尖叫一声“地震了,快跑啊!”大家一窝蜂的就往家跑。杨哥此时一个人支撑不住那个黄鳝的拉力摔倒在地,我们远远的看着杨哥摔倒在淤泥里,我在那边焦急的呼喊:“杨哥,快点过来,地震了。”杨哥此时也是十分焦急,挣扎着爬起来,刚想往这边跑,只见他的眼瞬间放大了好几倍,就好像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这时,我们也看到了,那根本就不是地震!因为我们脚下的地没有动静!而最让我们吃惊的不是这个,而是此时此刻在杨哥的脚下冒出了一个足足有成年人头那么大的一个黄鳝头!惊慌之中我们都忘记了跑,那个黄鳝头上的鳞片都看的清清楚楚,一双红色的眼睛,嘴里吐着信子,两个胡须格外的吓人。不要说是孩子,不管谁此刻都没胆子再顾忌其他的了,我们尖叫着“妖怪,妖怪!”就撒腿往村里跑。但是那时候我的腿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被吓得抽了筋,就这么呆立这站在那里,身上的冷汗刷刷的下。田野里此时的杨哥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他在那奋力的挣扎着,可是他的双腿就好像陷入了沼泽一样,怎么也拔不出来。就在这时,先前那个拳头大的黄鳝猛的窜出来,咬着杨哥的手臂就往淤泥里拖。那个巨大的黄鳝一边搅动着淤泥,一边慢慢的把身子往淤泥里钻,杨哥奋力的挣扎着,我站在那边不知道哪来的胆子冲着那个巨大的黄鳝大叫一声:“你个坏妖怪,赶快放开我杨哥。”就在这时,那个巨大的黄鳝阴冷的目光往我这边扫了过来,我的意识突然就变的模糊起来。就在我昏迷的一刹那,我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对我说“万物皆有灵,为什么残害我这么多的子孙?我要他还给我!”
后来,当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神色慌张的大喊大叫妖怪把杨哥吃了,家里人都说我撞邪了,就带着我去找村里的出马仙去瞧瞧,奇怪的是我的那些小伙伴一个个的竟然都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事了,只知道自己去捉黄鳝了,后面的事竟然一点都想不起。村里的神婆告诉我爸妈说那个杨子啊已经被黄鳝精拉去还债去了,因为他残害了太多的黄鳝,导致正在修炼的黄鳝精没有了吃食,所以震怒,恰巧那天又是个没有太阳的日子,所以黄鳝这种阴冷之物才会出来报仇,她还说那个黄鳝就藏在那片淤泥的下面,只不过你们找不到它,它藏的很深,据说那是个修炼了200年的黄鳝。此后我再去那片田地的时候一切就像没发生一样,只是那边的黄鳝从那以后就没人去捉了,那个姓杨的小子就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样,村里人都听说了这件事,但是谁都装作不知道一样,因为大家都怕那个黄鳝精找自己家的麻烦。
爷爷讲完这个故事深深的抽了口旱烟说:“哎!可怜那个杨哥啊,才20多岁。不过,也是他的报应,孙子啊,你要记住,世上万物都有灵气,切记不可以罔造杀孽啊!”
我点点头,看着爷爷满脸的皱纹,思绪却早已飘到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很久以前,王家村有一个寡妇刘氏与十几岁的儿子王云龙相依为命。家里只有半亩薄田,生活十分贫苦。一年冬天刘氏带着儿子到山里砍柴,路上看见一只狐狸趴在雪地里,浑身发抖。狐狸身下的雪被血水染红了。刘氏走过去把它抱起来,发现它身上有好几个伤口让人看着心疼。
刘氏把狐狸抱回家,给它上上自己配制的刀伤药,用破布把伤口包好,养在家里。每天刘氏都要抽出时间给狐狸喂食、上药。
半个月后,狐狸的伤好了。刘氏把狐狸抱到村口,放在地上,狐狸站在地上,静静的看着刘氏好一会才转身向山里跑去。
到了年底,人们都在忙着购买年货。可刘氏手无分文,拿什么购买年货呀?刘氏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件值钱的东西。最后她抱起丈夫留下的一件旧皮袄,和儿子一起进城了。到了城里,她找了一家当铺要把皮袄当掉。可人家当铺嫌皮袄太旧,说什么也不肯收。无奈刘氏只好抱着皮袄回家了。
路上,刘氏看着怀里的旧皮袄,自言自语的说:“好歹这也是件皮袄呀,再说过了年,我还要攒钱赎回来呢。谁不是实在没办法,愿意当东西呀!怎么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呢?我家要是能开起当铺,谁就是去当死孩子,我也当。”
皮袄没当出去,年还是要过的。回到家里,刘氏让儿子到山里搂了一些树叶子。她用线麻戳了一个大鞭子。
除夕的晚上,刘氏用灰黑色的稗子面蒸了上供用的馒头摆在供桌上,用带有香味的蒿草当香插在香炉里。到了接神的时候,她点燃了干树叶。树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代替爆竹。她让儿子甩鞭子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此代替炮仗。别人接神,喊接财神、福神、喜神。可刘氏却喊接穷神。
穷神和往常一样呆在天庭无事。他知道人们接神只接财神、喜神、福神,没他的事。看见财神、喜神、福神纷纷下界,他有些懊伤。“唉!不公啊!为什么要封我做穷神呀?”正在感叹之际,忽然听到下界有人喊接穷神。他想:这倒是新鲜事。既然有人接,我就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接我。
穷神来到下界,直奔刘氏家而来。到了刘氏家,刘氏和儿子很赤诚地把穷神请到屋里。穷神问刘氏:“别人都接财神、喜神、福神。你为什么要接我这个什么都不能给你们的穷神呢?”刘氏说:“我们倒想接财神、喜神、福神呀。可是我们家穷的叮当响,就我们这贡品,人家能看上眼吗?人家能搭理我们吗?我们这样的穷人,也只能请您了。”穷神看了看屋子里的东西,又看了看供桌上的贡品。对刘氏说:“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们呀。”刘氏说:“我请您也不是想得到的什么。我们只是想也有个年的气氛就知足了。您能来让我们也尝到年的味道。我们就十分感激了。”穷神说:“我也不能白来呀。我给你们提供一点消息。你们今年不要种庄稼。种稗子。因为今年遭雹子,粮食几乎会绝产。过年你们要接我的话,我一定还会来。”说完,穷神起身回天庭了。
到了春天,别人都忙着种庄稼。刘氏母子却到处种稗子。人们见了都说:“这母子是穷傻了吧,不种庄稼种稗子。稗子再多能值几个钱呀?对于别人的嘲笑,刘氏母子并不理睬。她们把别人丢弃的荒山坡都开垦起来,种上了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