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喜娘被选中的消息,王鲲鹏犹如五雷击顶,痛不欲生。经过几天几夜的痛苦思索,王鲲鹏做了一个痴情的决定:他要入宫当太监!他是这样想的,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自己的一生也就没有了意义。入宫之后,虽说不能经常看到喜娘,但总有见到她的机会,总比在宫外眼巴巴地望眼欲穿强得多!
就这样,王鲲鹏化名王林山,入了宫,成了一名太监。而入宫后的喜娘,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也渐渐地意识到,在宫里,只有做强者、胜者,才能免受戕害,因此,她一步步地坐到了妃子位上。
做了妃子就有权选择自己宫里的主事太监了,她在选太监时,竟然意外地看到了王鲲鹏,不禁悲喜交加,当即就把他要了过去,做了自己宫里的主事太监,这样,俩人就能天天见面了。
可想不到,禧妃宫里竟然被丽妃安插了一个名叫黑娘的卧底。黑娘偷出早年间禧妃写给王鲲鹏的书信给了丽妃。其实这封信原本是王鲲鹏保存着的,成了主事太监之后,有一天他拿出来给禧妃看。想起往事,禧妃十分高兴,又十分伤感,就含泪收藏了起来。没想到,竟然被黑娘意外拿到,送给了她的主子丽妃。
丽妃得到书信后,十分高兴,立刻想办法把书信送到皇上手中,并将禧妃打入冷宫。万幸的是,黑娘由于来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搞清楚王林山就是禧妃当初的初恋情人王鲲鹏,不然的话,他早就遭了毒手。
禧妃因少年情事被皇上打入冷宫,王鲲鹏十分着急,可他只是一名小小的主事太监,根本说不上话,也救不了自己的心上人。后来,得知禧妃在冷宫里上吊自杀并留下遗书后,王鲲鹏连眼珠子都红了,他万念俱灰,肝胆欲裂,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死去的禧妃报仇雪恨!
禧妃自杀的这天晚上,老天爷恰好下了一场大雪,王鲲鹏遂决定,利用禧妃临终时留下的遗书做文章,惊吓丽妃。于是,他巧妙利用下大雪,各处无人之际,在半夜三更偷偷上了房,踩着瓦片,来到禧妃上吊的冷宫,从天窗口钻入,放下禧妃的尸体之后大哭了一场。
他见禧妃穿着雨鞋,心中一动,就脱下自己的鞋子,将禧妃的雨鞋穿在自己脚上,然后背着禧妃的尸体来到善喜宫。当晚恰好丽妃过生日,宫女、太监都喝多了酒忘了关门,于是他顺利地来到了丽妃的窗前。
打开丽妃的窗户,他将禧妃的尸体放在窗口。这时,丽妃听到动静,由于叫不醒宫女,只得自己起身查看,这一看,竟然活生生被吓死了。王鲲鹏听到丽妃的尖叫后,从窗口进入房间查看,见丽妃死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出来。
出来之后,王鲲鹏将雨鞋重新穿在禧妃的脚上,然后用飞爪百链索抓住房上的瓦片,上了房,又穿上自己的鞋子离开……
说完事情的经过,王鲲鹏长出了一口气:“周大人,你是个好官,我早就听说过您的英名。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喜娘大仇已报,我死而无憾了!”说完,两行清泪从王鲲鹏的脸上悄然滑落……
一向心肠极硬的周顺昌听完王鲲鹏的讲述,也不禁为眼前这个热血男儿的凄美爱情故事深深震撼了。沉默半晌,周顺昌感慨道:“其实禧妃已死,你要是不为心上人报仇的话,根本就暴露不了自己呀!”
听周大人这么说,王鲲鹏凄然一笑:“大人,我的心上人惨死,我要是不为她报仇雪恨的话,我还是个人吗?这样活着和猪狗又有什么区别?这么说吧,我绝不后悔自己为喜娘所做的一切!”
看着王鲲鹏,周顺昌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真是造化弄人呀。要不是宫里选美,这本该是一对极幸福的恋人,结果,一场选美造成了眼前的悲剧!这个王鲲鹏宁可做太监也要守在心上人身边,宁可死,也要为心上人报仇雪恨!
想到这里,周顺昌长叹了一口气。半晌,他对王鲲鹏说:“好了王鲲鹏,你起来吧,从今往后,你可要好好活着呀!”说完,领着几个手下扬长而去。
王鲲鹏望着远去的周顺昌的身影呆呆地发愣,好半天没回过神来,之后,他冲着周顺昌远去的背影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第二天,周顺昌面见皇上,报告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他说头顶三尺有神明,此案经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发现死去的禧妃吓死丽妃一案,确系是禧妃心中怨气纠结,最终导致诈尸所致!
皇上听完,好半天没言语,之后,挥手让周顺昌退下。周顺昌出了养心殿,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后,回大理寺去了。
就这样,禧妃吓死丽妃的真相最终被掩盖了,直到后来王鲲鹏出宫后,悄悄告诉自己族里的后辈们,此事才被后人知晓。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种影响,那就是皇宫里自这起幽冥案发生之后,嫔妃们着实被吓得不轻。从那以后,她们再也不敢像往日那样争风吃醋,轻易害人致死了。周顺昌那句“头顶三尺有神明”还真震慑住了她们,这倒是他当初做梦也没想到的。看来,人,还是有所畏惧才好呀!
明朝末年,太行山下一崔姓人家,为了躲避连年战乱,带一家老小和村里其他人家抛家舍业开始了逃难生涯。
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知经过了多少苦难,这天来到山东兖州府日照境内。他们到了一座大山脚下,崔家当家人看到此处山势平缓,山前有条小河,河两岸土地肥沃,就决定不走了。于是搭起窝棚,收拾家伙,在这儿定居了下来。
经过崔家几代人的辛勤劳作与经营,这里成了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叫作栗山崔家。为什么做栗山崔家?原来他们的第一代祖宗在逃荒时把从各地搜集来的树种都种在了周围的山上,几十年后山上早已是林木繁盛郁郁葱葱了,而其中栗树最多,所以就叫栗山了。
栗山上有一群成精的狐狸,大大小小几十只,这群小狐狸经常去山下一块大石台上晒太阳。崔家有个十岁的小儿子,叫乃生,板栗成熟时,家里大人为了不让松鼠前来祸害板栗,就让乃生拿着根大竹竿去山上驱赶松鼠。但松鼠实在太多,又灵活,乃生刚把这棵树上的松鼠驱赶走,它们又跳到另一棵树上去了,乃生很是无奈。
晒太阳的小狐狸看到这一情景,就去帮乃生的忙,这些狐狸嘴里含着一枚小石子朝空中一吐,就能准确地击中松鼠,松鼠纷纷逃窜。乃生看到松鼠被赶走了,很感激这群小狐狸,把它们当成了好朋友,就从家里带好吃的分给它们,还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讲给它们听。
狐狸也把乃生当成好朋友,常常到乃生家里去,有时还在乃生的铺上和他一起过夜。崔家的大人们也知道狐狸在帮助他们,对它们也很友好。这时崔家已经盖起了两间草房,而且还造了一个很大的院子,大人们就在院子里给狐狸搭建了一个不错的窝。这群狐狸便定居下来,成了崔家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