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一 雕虫丧天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这里,李白刻意出入于律与不律之间,也就是将卢焕极为重视的诗文规矩玩弄于指掌之间。这要从声调和对偶两方面看—这两方面,也都与卢焕所说的“本朝文章,至高宗皇帝时为之一变”有关。

从声调言之。在锦城,李白、卢焕初见之前整整二百三十年,南齐永明七年底,举朝善声沙门造“经呗新声”,对于同时代沈约撰写《四声谱》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尽管沈约很得意地宣称自己发明了诗的宪章:“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襟),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

沈约明了:诗文修辞必须有种种抑扬变化,但是这一套“独得胸衿”的“入神之作”,只能运用现成的、陈旧的名词引发联想,做成譬喻—如:“玄黄律吕”、“宫羽相变”等等;这也就是以扭曲、扩充“玄黄”、“宫羽”之类的字眼,转递出平仄四声参差高下的意思,可是表述起来,却更为玄远,不容易理解。

由于沈约没有更精确而令天下人醒目会心的语词,以为解释,此后一二百年间,只能听任诗人瓌词自铸,摸索喉舌。其间一旦有大家名流之奇思妙句广为传诵,那作品的声调便备受重视,引为模板,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了较能依托,也较为稳定的格式。之后,唐代科考以诗赋为根本,更将沈约那“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一简(简,即五言一句)之内,音韵尽殊”、“十字之文,轻重殊异”的讲究,开立为声调的律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