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02 10:02:37
公元前775年,幽王做出了重大的人事任免决定:南仲儿子被免去司徒一职,新司徒是幽王的叔叔郑桓公(“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看起来幽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他接下来就出了一大昏招:他正式废除旅居申国的宜臼的太子名分,改立他和褒姒的儿子为太子,同时也废了申侯的王后之位,褒姒被正式扶正。《周本纪》说:“废申后,去太子也”,就是指幽王八年发生的事。
为什么“废后、去太子”的事发生在郑桓公任司徒的那一年?司徒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卿士虢石父,郑桓公可能在另立太子一事上和贪官虢石父政治立场一致,而前司徒南仲的儿子或许是宜臼一党的,于是便被幽王以贪腐为由撤职。《郑语》里关于郑桓公的言论不少,没有提到他反对废太子。又或者,郑桓公觉得废不废太子都无所谓,西周乱象已生,谁做下一任周王都不比幽王更差,他当然也看得出,宜臼被废是迟早的事,只是他没想到后果会如此可怕。
郑桓公当时已经在为自己的封国谋出路了,他的封地在王畿以内,规模小,没有发展空间,而且一旦镐京发生动荡,他的封地势必被殃及。他便咨询无所不知的伯阳父郑国往何处去,伯阳父马上给出答案,让他去济水、洛水、黄河和颖水一带谋发展,那一带最大的两国是东虢和郐国,这两国地势险要,可以把妻儿和钱财存在这两国,然后找借口灭掉他们,那么附近的八个城邑也可顺势拿下,郑国就能立足、发展。这段话翻成文言文,就是《国语郑语》所说的:“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奢怠慢之心,而加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322)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