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去了一趟深圳古玩城,弄了点儿菩提子,小核桃还有砗磲什么的,你知道么,这边的这些东西比咱们那边倒不说有多便宜,就是品相好,咱那儿这样的先不说多少钱,总体品相肯定没这边儿的好,你知道中国文玩的核心在哪儿么?我跟你说,还是离不开北上广深,为什么呢?因为经济中心决定周边产业你懂么?首先有钱人多了,这些文玩的价格才能炒作起来,要是满街都穷得叮当响,饭都吃不上,你拿一对上等的核桃出来他看都不看,不能吃啊,文玩这东西,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我不爱听大伟讲这些大道理,于是摆了摆手:“行了吧,别跟我讲这些没用的,你他妈不是钱都花光了么?哪来的钱买这些诶?”
大伟一脸不在乎:“找了个信用卡套现的又套了一万出来。”
“你真他妈牛逼,欠钱都欠这逼样了还敢套现。”
大伟微微一笑:“我就是没本事,有本事我要能借一个亿,到时候还不是横着走!”
“你一天整这么些破玩意儿,能卖出去么?”——不过话一出口,我就觉得这话说得不大妥当,大伟这样的销售天才,可以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刮胡刀卖给女人,还有什么东西是他卖不出去的?
大伟刚想说话,一滴汗却从他额头上流了下来,大伟擦了擦汗:“妈的深圳真热。”
这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词组,于是揶揄道:“肯定能卖出去,深圳热,武藤伟,哈哈哈哈……”
跟大伟扯了一会儿屁,大伟又从桌子上拿起一张单子,我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一大堆东西,大伟说那是他的香港代购清单,说他周三去香港,先把这些东西买了,然后周五晚上我从深圳出发,他从香港出发,我们在澳门汇合。
“那为什么我们不先去澳门,然后等赢了再去香港?”
大伟挠了挠肚子:“你懂的。”
瞬间,我真的懂了……因为如果在澳门输了,怕是连回深圳的船票都没了,更别说什么香港代购了……
因为大伟那批手机的钱还没有完全到帐,所以我们两个安全地度过了周一到周三,大伟没再买彩票,我也没钱再去小马的场子打牌。有时候牌,玩得多了,会生出某种奇怪的感觉,比如中午的时候,我走进一家蓝色招牌的穆斯林面馆,点了一份15块的盖饭,就会想:一个小盲注的钱就够吃一顿饭的,物价真是便宜啊!然后,我又看见旁边桌吃饭的人在用最新款的iPhone5,我摸了摸兜里的国产手机,就又会想:当初在三条那儿输的钱都够买好几个iPhone5了。
拿着iPhone5的那哥们儿吃完了他的牛肉盖饭,结账走人了。我看了一眼他的背影,冲我对面的大伟嘟囔了一句:“我输的钱都够买好几个iPhone5了。”
大伟抬头乜了我一眼,用塞满了饭的嘴含混不清的说了一句:“照这么说,我他妈都输出去一箱苹果5了。”
说完这句话,大伟把嘴里的饭咽进了肚子,抬头说:“但是话不能这么说,就算我没输那么多钱,我也不可能买一箱iPhone5来用。再说了……照你这么说,不玩牌的人都能省下iPhone5。但是……”大伟摊开了双手,忽然用一种标准但阴阳怪气的普通话说道:“他们的iPhone在哪里呢?乐乐,你这种想法太小市民了,就像说抽烟二十年能抽掉一台车,但是你看看不20年不抽烟的人,也还是少数人有车啊。你输掉的钱,跟你该买什么东西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事件,取决于你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大伟说着说着又有滔滔不绝的趋势。
“行了吧,我就一说,你这他妈给上升到经济学层次了。”
大伟停止了滔滔不绝,说了句“你得跟哥学着点,这叫经济头脑”便就继续吃饭了。
吃饱喝足之后,大伟挠了挠肚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我马上就要去‘航康’了,你要不要我给你带一盒避丨孕丨套之类的。”
“我他妈也没钱找妞,买什么避丨孕丨套。”
大伟一本正经地瞪了我足有三秒:“你撸的时候不是可以用么?
大伟去了香港以后,夜晚开始变得无聊,实在无聊得紧了,跟方珊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聊威信,然后打开了陌陌企图跟附近做兼职的姑娘聊聊天,但很快发现人家根本就不爱搭理你,除非你愿意跟人家发生性关系。打开了图像质量不太好的小电视看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受不了了:我开了笔记本电脑。
在往BBB充值的一瞬间,我的情绪波动了一下——真的就是那么一下下,本来我想充值二500的,结果一咬牙充了2000,那一刻的念头是就当是场子里一个买入了。可是等充上去之后有点后悔充多了,但是很快就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周六就要去澳门了,我得多练练,军事演习的时候,练到位了,实战才能减少损失,嗯,就是这个道理!
2000人民币充进去就变成了300多美金,我点开了一个50美金买入的场子坐了进去,玩了起来。玩了一个多小时,桌面金额41块美金——输了9美金,这倒也没什么,主要是手里实在没牌,正踌躇间,见下家本来空着的桌子上亮起了一个头像,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玩家进到了房间内。上来第一把他在枪口位下家,枪口位加到2美元,他平跟进来,我手上9T同花,加到了5美元想虚而实之的打一次,弃牌到枪口位,枪口位跟注,刚进来的澳洲玩家,直接All-in。
我登时鼠标一抽:平跟进来,遭遇加注推All-in?这牌力怎么也得是**+吧?就算不是起手对,我这牌怎么说也没胜算,于是直接弃牌,枪口位也是秒弃。
据说,澳大利亚人是这颗星球上最爱运动的人,他们有关运动的各项指标远超世界平均值,这位哥们儿估计也是一个爱运动的人,因为他看起来充满冒险精神。接下来6手牌,他推了5手All-in。其中1手没推是因为他是大盲位,所有人都弃牌给他了。
这哥们见没人跟注,似乎有点儿狂躁不安似的,什么番茄鸡蛋烂冰淇淋,呼啦啦的一个个的超我们的头像招呼。我这人虽说脾气还行,但是见了这种状况不由得也有些来气:你一个猴耍刀的,给你点儿脸你还没完了。正赶上这家伙又推了All-in——我之前在他上家用方块A5s平跟的。见他又推了,脑子一热,就接了,翻过来一看,他手牌J7不同花。这样的两种牌型All-in对决,算是翻硬币,但是我多少有些优势。
可能是这哥们儿人品太差,翻牌翻出来个5hKdQd,中对听花,然后转牌一张方块7成了坚果同花,于是淡定的收了70美金的彩池。
接下来,这澳洲老兄似乎收敛了些,不每次都All-in了。就在我以为牌桌上的秩序会渐渐恢复正常的时候,这位澳洲老兄似乎忽然发现了新的娱乐方式,他在聊天框里说:“84”,然后推了All-in。
但是,在六人桌上,一个人每次都All-in的结果就是其余五个人分别用各自的强牌接。某种意义上说这会使得德州变成一种1对5的游戏——这次,桌上另一个人就用QQ接了他的All-in。而澳洲老兄,手里果然是84,简直堪称傻逼典范。
不料这个澳洲老兄忽然骨骼清奇了一把,牌面上发出了4和8,他用两对赢了对手的KK,筹码翻倍到100美金——这种事会让那个KK砸鼠标,但是如果永远没有这种事的话……怕是也没那么多人来玩德州扑克了。
澳洲老兄变得更加得意,继续用各种道具分别攻击桌上的其他人。然后还是每次All-in之前播报自己的牌型,这无所畏惧的风格,让我想起了在遥远的北方,戴着大金链子抽着黄鹤楼的龚城兵……想到这里有点儿想念那个1/2的牌局,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