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5-21 17:09:54

徐黄公社只有两所完全小学,一所是徐北小学,一所是七屋岭小学。杨运开在向张家咀的那个表妹欣儿,就在七屋岭小学读高小,刚好与杨运开同一年级。

两所完全小学,要接纳黄家咀小学等六所初级小学的学生,是不能够的。况且,徐北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各只有一个班。这就非得考,考不上的只有回家一条路了。杨运开的同学,罗某芝,万某耀,黄某莲,黄某惠等都陆续背上书包回家了。这便意味,他们这一辈子的读书就到了头。

有点儿残酷。

也是,在黄家咀小学,杨运开一个班的同学有40多人呢,上高小只剩下了杨运开、李某庆,李某原等三个人。

好像在杨运开的上一届要好一些。就在严伍台,就有严某林,杨某德,李某青,何某发四个人。而到了杨运开这一辈,吴某天是四年级都没读完的,至于姚某喜,严某河等,早就没有上学了。姚某喜是家里没钱,严某河是每天要吃鸡蛋才上学,而家里没有鸡了。

于是,上学便上学,回家便回家。

杨运开就去徐北小学上学。

徐马湾是一条很小的街,这地方出了个叫徐苟三的人,他的膀胱很有点大,他说他的一泡尿可绕徐马湾三个圈。是不是?无人考证。徐苟三其亦早已作古,让其再验证一下,也无有了可能。不过都明白了徐马湾的小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无有人替徐马湾鸣冤叫屈。

街不大,一条县河临街而过,河南边便叫了徐南,河的北边并没叫徐北,只不过一所小学校叫徐北小学而已。

徐北小学的所在地叫徐黄公社,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通俗叫法。这个公社由十二个大队构成。南边是县河,北边是青山大小湖,东边是三岔河,西边其实也是一条河,但不知为什么叫个真漫口。于是这个公社所在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天成垸。你在百度上还可搜索到的。天成垸在历史上还有点名气,据说和某皇帝有点把关系。

日期:2015-05-23 08:43:42

从严伍台算起,经由余家台,朱家咀,向张家咀,张家台,杨石潭,丝网湾,徐马湾,吴家湾,姚家湾到黄家咀,它是个带圆形的垸子,七屋岭居中偏西一点,理应有个完全小学,徐北小学完全偏南,有完全小学因其是公社所在地。

徐北小学在公社后面,小学临一个大水塘,一个有六间教室,一个年级一个班,还有个教工食堂,一间教工宿舍。五年级和六年级在北面,东面是一二三年级,西面是食堂与四年级,教工宿舍在南面,构成一个四合院的样子,中间便是操场,只有一个篮球架。

全校约有200多个学生。那时一个班人都不多,超过50的很少。老师还不算少,接近20个。

杨运开上学本可以与高一年级的李某青、何某发等同路,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上下学几乎没有一同走在一起。每天早晨,杨运开独自一个出村后过了白龙沟,走过大薛李台背后,有一条路斜插到采荷台后,穿过采荷台,越天渔公路,走邓家台后面,就到了徐北小学。杨运开每天起床时天不是亮的,可到了学校,早自习总是没赶上。为此,他的班主任找他谈过好几次话了。

杨运开决心更早一些。可是不巧,刚过国庆节没几天,他长了一个大疱。这疱长得很不是地方,它就长在杨运开的生*器与大腿根之间,好像医生把这地方叫腹股沟。那个东西一天天见大,杨运开走不了路,于是手术。手术医生还是一个村医,也还是杨运开的一个亲戚。杨运开管他叫姑爹。他用酒精把那地方擦了擦,刀是柳条叶一样的,杨运开看了就怕,他就叫父亲拿他的故事书来。不过,他定不下心来看书,两眼总是斜着那条柳叶。只见那东西一下去,杨运开就疼得大叫着。父亲便另一位男子便按杨运开。手术弄了不少脓血,而后上了些药,包扎后就算完事。

这次手术过了有半月,杨运开就以为可以上学了。但上学那天,他又觉得拿不了腿。叫姑爹一查,竟然还有一个脓疱。姑爹说他寻医以来都没见过。姑爹的寻医以来,不过是一年半的样子,杨运开是他的第一个手术对象。

脓疱发育不熟,还不能手术的。于是杨运开只得等它成熟。大约十多天后,它成熟了,姑爹便又和先前一样。

这便叫一个叫伍某乙的人看了好生不忍:“杨运开这辈子的疱都生完了。”

转眼到了12月,杨运开再去上学,也就离期末考试不远了。这是上学期,不决定留级与否。

到了下学期,杨运开想好好赶一赶。可他的两个耳朵发生了中耳炎。这毛病还有些年头了,好像三岁那年就有了,时好时不好的。这本不是大病,但家里没钱,那炎就变得大了,成天流脓。并且听不见老师讲课。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