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03 10:44:56
五百零三、进尽忠言(2)
针对朝廷日益严峻的财政状况,陆贽的建议还涉及到财政政策。
在这方面,大致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论述两税法的弊端,主要内容是:“传统的赋税办法,分为租庸调。壮年男丁由政府分配一百亩土地,每年交给政府二石粟米,这是地租;每户根据土地上种植的作物,分别交给政府或绢或丝等丝织品共二丈、棉花三两;不养蚕的地方改为上缴二丈五尺布、三斤麻,这称作是调;每位成年壮丁每年还要向政府服劳役,但可以出绢代替,由政府再雇人,按每天三尺绢的标准,这称为庸。当时,天下一统,法制统一,就算想要迁徙,也无隙可乘,所以,人心稳定而事情都中规中矩。等到安史之乱之后,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赋税制度也遭到破坏。建中初年,重建制度,但宰相知道应该改革弊端,但采取的措施却失去了旧制的本意;明白简明扼要的重要,可改革后的办法却不得要领。凡是想要革除弊端,就必须先查明其产生的根源。是时代造成的弊端,只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法律本身的问题,就该全面废除原有的法律,这样就会处理得当,不会后悔。兵兴以来,朝廷增加了大量赋税,这是时代需要,而不是法律本身的问题,然而,却突然改变租庸调法,派遣使者分赴各地,进行搜刮,翻查账簿,根据每州在大历年间收税最多一年所收的税赋作为该州两税法的定额。财赋出自人力,所以,先王制订的税赋制度是以壮年男丁为基础的:不因种植多而增加他应交的税赋,也不因其减种而减少其地租,如此一来,就鼓励了农业生产;不因其家富裕而增收税赋,也不因其迁徙流亡而免除其税赋,这样百姓就会安居一地;不因其干活卖力而加重他的劳役,也不因其懒惰而减少其应缴的庸金,百姓服劳役就勤勉,所以,人们安居乐业,各尽其力。执行两税法以来,只看一家人的财产,而不把一家人的壮丁人数作为基础。难道制定这一制度的人就没有看到:贵重财产可以藏在衣袖、箱子之中,就算价值连城,外人也无从发现;粮食堆积于仓库之内,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人人觉得这家非常富有。财货流通,数量虽少,但却能每天计息;田产日用品,虽然加高却终年不会生息。类似情况,不胜枚举,却一概估价折算成钱,显失公平又助长诈伪之风,在所难免。也造成了人们都追求那些体积小、价值高的财物,并且,靠不断迁徙,逃避徭役,而那些敦厚本分、辛苦耕田的人却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其实是在引诱百姓对上欺诈,驱赶百姓来逃避徭役,国家征召来服役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不足。再加上制定制度之初,没有考虑到公平原则,供应有繁有简,各地地方官员能力不一,各地赋税种类各异,派往各地的使者意见也不相同,一旦确定了数额,以后就有增无减。另外,大历年间供应军需、内廷的数额,已经算入两税之中了,如今在两税税额之外,又增加这两类,希望稍稍削减税额,以救百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