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24 16:42:01
但徐阶似乎并没有尴尬生气,沉吟良久,然后微笑着徐徐作答道:“高公这样说话,可是大误。”
先告诉大家,高拱这样说话是不对的,再一一辩答:“高公说我广结言路,可是言路人多嘴杂,岂是那么容易操纵的?又怎能唆使他们攻击你?如果真那样容易,我能广结言路,难道你就不能了?”
“至于遗诏的事,并非我背叛先帝,实在是为了先帝的身后名声考虑,以先帝的名义示恩天下,是为了替先帝收拢人心。”
“高公指责我曾经为先帝撰写青词以媚之,这确实是我的过错,但是,你难道不记得了,当初你还在礼部任职的时候,先帝曾拿着一件密函问我:‘高拱上疏,希望为斋醮事宜效劳,要不要批准他?’这封信函,现在还在我手里呢。”
徐阶语气平淡,却分条缕悉。高拱登时被噎住了,面红耳赤,嗫嚅不能言语。
这么一闹,也没有人再有心情吃下去了,一场聚餐就此不欢而散。
这件事情很有必要一说,也不得不承认,在公文游戏和即兴辩论上,高拱根本不是徐阶的个儿。
别人高声指责你,你不被激怒,就已经赢了一半。
再看徐阶的技巧,丝毫没有被高拱的愤怒挑逗起来,不生气也不打断对方说话,让高拱把话说完,把气撒完。这时,所有的破绽都被徐阶挑出来了,而且他在回应时不否定你,不攻击你,却避实就虚,绵里藏针。最后,徐阶把这话头掐住了,不让它呛呛起来。
想想有徐阶参与的对话,面对张璁,庚戌之变,面对陆炳,面对严嵩,面对嘉靖??????可谓是简短有力,技巧十足。
徐阶总是微笑着说话,但我们不能笑着看,因为这话里有话还有话,他简直是微笑政治的高手。
乍一看,徐阶的话说得没问题,而实际上,压根就没正面回答高拱的问题,一句也没有!
先告诉在座的各位,高拱在这种场合跟我这样说话,不合适!
好,你说我结交言路打击你,我不正面回应,只说结交很难,一般人做不来;你说我诬陷先帝,我挑有利的方面说,是为先帝揽名声(傻子都知道,要感激徐阶,没人会感激嘉靖);你说我写青词献媚,这事推不掉,那我承认一部分错误,再干脆把你也拖下水,尽管高拱写青词的年头很短,但那也是写过!别忘了,在场的李春芳和郭朴,他俩还是青词宰相,你让他们怎么想?!
并且,徐阶在话语之间还下了个圈套。
完全避开了实际问题,还恰当地还击了高拱。高拱一时找不出漏洞,只能恨恨作罢。
但这事引发的连锁反应将远远超出高拱的想象,中国人最好面子了,原来俩人在面子上还过得去,但这回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斗争真正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人再不可能在一个屋檐下办事了,必须一去一留。
这里得说,批评起人来就事论事就好,翻旧帐(写青词)是最烦人的,别看徐阶是耐着性子说的,其实心里早发毛了。
日期:2013-11-24 20:10:06
事后,李春芳为了内阁和谐,有意调停,劝说高拱向徐阶赔礼认个错儿。
此时高拱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只得拉下脸面,登门去赔个不是。但晚了,事情不可挽回了。
徐阶不置可否,只作出受了伤害,心灰意冷的样子,立即称病不出,请假在家不办公,然后向隆庆上疏请求辞职。
无可奈何,高拱也只得称病请求辞职。
隆庆仍是各自劝慰一番,均不予批准。只是这回和稀泥显然已经没用了,因为徐阶的辞呈直接给言官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而最近由于登极恩赏,高拱升迁为武英殿大学士,与郭朴、李春芳一同加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品级又提升了不少。这在言官们看来,了不得了,这是高拱要反弹的迹象。
于是,众给事中、御史联合起来,一同到徐阶府上,请求徐首辅复出视事,主持大局。那意思是,您不出来,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与此同时,北京、南京的各科道官员群起而攻之,激烈声讨内阁权奸高某。
这帮喷子又来了,还越来越多。高拱无力应对,情急之中想起了席间徐阶的一句话“我能结交言路,难道你就不能了”?是啊,我也有门生,我也可以找人骂你。
时间紧迫,高拱也没细想,便开始布置言官反击。
这下是真掉进套儿里了,有句话这样说,不要做对手希望你做的事。有时漏洞也可能是圈套,就这样,徐阶开始控制高拱一方。
当然了,也有可能高拱是明白的,打算殊死一搏,但这绝对是下下策。很简单,高拱的骂功比不上夏言,而徐阶也不是张璁。
你不要打算跟着一类人对骂,因为他们会先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然后再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以致于骂到最后,谁都不知道骂的是什么。高拱错大了,用几个人去骂一大群人,完全是找刺激。
去试试吧。
日期:2013-11-24 21: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