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12-01 13:32:54

徐阶那么大势力,怎么会被整得这么惨,以致于一世英名尽毁?从审理到结案,怎么能那么快?

除了高拱做了大量的准备外,他真正使的手段在哪里?

在普通的描述中,大家可能看不出来,认为是海瑞和蔡国熙起了作用,其实远不止,高拱利用了一种社会心态。

这也是今天存在的现象,比如说有两位姓李的公子哥做了那几件破事,闹得挺大,引起了公愤。

本来嘛,这样的事说小不小,说大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特权社会里干这些事的人不在少数,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所以,从上面往下压,是可以压下来的。如今徐府霸占民田,以张居正在内的几个朝廷大员的实力,是能够压下来的,而高拱的作用就在这里,他做幕后推手,把这件事一直摆在舆论不可回避的地方。

这时,公众就起了作用,你为富不仁,那我何不上去踩一脚,反正也不费事,说不定还能受益。于是当地百姓声势浩大,要求司法机构尽快地严厉地判决徐家。这就是社会心态,由于贫富分化,而产生的仇富心理。

这里面虽说司法是被操纵了,但谁都没错,错在徐家。高拱做的无声无息,顺应民意,手段挺高。

那么,在这中间,高拱做了什么准备。

高拱主要做了两件事,叫做尽反阶政。接着打击了两拨人,赵贞吉和言官。

第一件,高拱将徐阶拟定的《嘉靖遗诏》中的恩荫全部叫停。

第二件,高拱直接插手王金等方士的翻案事宜。

隆庆四年(1570)九月,刑部主事唐枢与吏科给事中王俊民的孙子向朝廷上疏,请求恩荫加官,这是第一件事的导火索。

这两个人并不重要,唐枢是在嘉靖朝大狱中获罪的,还活着;王俊民则是在大礼议中得了罪,已经死了。

这一天,俩人来到吏部申请荫官,遭到尚书高拱驳回。

随后,高拱便以此事为契机,上疏皇帝,请求从政策层面一举否认此事的合法性。

自《嘉靖遗诏》颁布以来,此类的申冤恩荫事件便络绎不绝,看起来是挺不错的一件事,但隆庆对此事心中一直非常抵触,怎么呢?

遗诏中规定,在大礼、大狱中获罪的官员全部平反,活着的起用,死了的子孙后辈可以凭此来荫官。这条措施使徐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不过,麻烦也来了,只要有一丁点事就可以凭票来吏部领奖,就为一个芝麻大小的官职,吏部官员既要审核事件及来者身份,又要确定荫官大小,还要管着他工作分配,实在是够麻烦。

同时,又要发文书一遍一遍地否定嘉靖,这不异于一道道耳光抽在死皇帝脸上。到后来,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真的假的都敢来,办事的官员受不了。这样骂他爹,隆庆也受不了。

可是有言官们在一旁说话不腰疼,只管歌颂所谓的前朝罪臣直言进谏的美德,直指嘉靖。隆庆很软,中间倒是抵制过几次,但没多大用,就这样妥协着。

如今,高拱复出,执掌吏部。高尚书可没那么多耐心处理这个,便一直要找机会禁止,终于,这两个倒霉蛋触发了高拱的底线。

于是,高拱上了一道很正式的奏疏,其中先用大篇幅表示对先帝的赞美,这是场面话。后面重点是要求禁止恩荫冒领,以挽回皇室尊严。

有高老师压阵撑腰,隆庆的腰板就硬多了,当即批准执行。

此时,高拱打算将“议事之臣”安上罪名,并昭示天下。

所谓的议事之臣,也就是赞同恩荫的官员,暗指徐阶一派的人。

看来高拱有些心急了,这就容易出岔子,因为当时赵贞吉还在内阁。他当即拍案而起,厉声反对道:“这样做,跟宋代的奸党碑有什么两样!”说完,意欲拂袖而去。

这话来的厉害了,所谓的奸党碑,是北宋的一件事。当时蔡京做了宰相,将一大批异己定为奸党,其中就包括了司马光、苏轼等大名人。蔡京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树立于各郡县,公示天下,告诉百姓,这些人都是祸害国家的奸邪小人。

这是一起有名的打击异己的事件,也就是说,赵贞吉很不满,再一次用狠话把高拱比作了蔡京。

事情还不至于闹到很僵的那一步,经过上一次的教训,这回高拱学聪明了,先不能硬碰硬。于是,他当即说了几句软话,勉强把赵贞吉留住,请求共同拟旨。

最终,因赵贞吉反对,谕旨只在吏部官员之内通传,没有见诸公众。

日期:2013-12-01 16:04:52

九月十九日,王金案的平反。

早在隆庆元年(1567)初,法司遵照徐阶所拟遗诏中的指示,已将王金、陶世恩等人下了大狱。

定下的罪名是“妄进药物,以致害死先帝”,判了死罪。

由于事关者大,在复审之后还没有执行死刑,一直拖到了现在,只是将这些罪犯们的家属予以流放。

到这时,定期的法司会审开始了,要重新考查以往的重案卷宗。按照惯例,吏部尚书也要参与会审,并担当执笔之责。

于是,机会就在这里。

照以往来说,这种复审不过是例行公事,没有谁会费心劳神地去翻案或是改判。而且,吏部尚书一向忙得很,哪有时间去管这些。

可这一次,例外了,高尚书明确表示:“既然要复审,那就要详审,不能只走走形式就完了。”

翻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尤其像这样,要替许多不相干的人找出证词和判决上的漏洞,再重新走正规的司法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连续二十多天,高拱就利用下班时间详细阅读各个案件的证词,再比照着法律条文。乃至于深夜秉烛,直至更深漏尽也不曾倦怠。每遇到疑惑的地方,高拱便在白天召集法司诸臣,在朝房里询问。

在如此周密的审查之下,果然找出了不少问题,进而查出大量的冤假错案。

当然了,其他案件的改判,没有人会去特别争议,焦点是王金一案。

对这事,高拱也是颇下了一番工夫,供词本身与审判结果两相对照,发现有太多矛盾。为此,他还拉到了时任刑部尚书葛守礼的支持,葛守礼德高望重,不会违心附势,那说明一定是案件真的有错漏。

再经过法司的详加审讯,发现,并没有王金等人向嘉靖进献药物的任何证据,只是装神弄鬼,以一些旁门左道之术迷惑大众,取悦先帝而已。

然后,高拱上疏表示,说先帝是吞药而不得善终,是污蔑先帝的声誉。我们应该尽君臣父子之义,按其本罪治之,以正律法。

又经由三法司会审,后由葛守礼上疏证实,最终改判王金等人充军或削籍为民,流放的家属全部赦免遣返。

疏入,批准。王金等人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小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