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试完成后,殷正茂没有被选为庶吉士,一开始是做行人(跑腿的官),不久后升任兵科给事中,在国防部门做言官做得还不错。然后历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一直是在跟军队打交道,而他的军事才能正是在这些职位上历练起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再后来,他做到了江西按察使。
也不知殷正茂的官是怎么当的,贪污应该是件十分隐蔽的事儿,他却弄得人尽皆知。克扣军饷、收受贿赂、贪污公款……这都是常干的事,怨不得大家都不同意。
不过,高尚书是说一不二,说定了,就派殷正茂去。
这时,有亲信提醒高拱,最好派个御史跟去,搞好财务审核要紧。
高拱摇摇头,不要派人去掣肘,并说道:“我给殷正茂一百万军饷,纵使他贪掉一半,但事情可以立马办成。”
事实证明,高拱的眼光真不错,殷正茂擅长调度兵将、坐镇指挥、临场应变,他任法严明,去地形复杂的偏远山区中作战,正需要这些素质。
许多会干事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小毛病,就看你怎么用。比如美国在南北战争中,深受林肯总统委任北军最高统帅格兰特将军,他也有为人诟病的恶习,酗酒。
可是,格兰特是酗酒,殷正茂是贪污,但他们可以成事,这就足够了。
据说高拱十分够意思,还多拨给了殷正茂二十万两军饷,那意思是,钱够使了,事儿得办利索喽。
就此,在高拱的大力保举下,殷正茂即刻上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殷正茂心领神会,到任后第一步联系了两广总督李迁,调集土兵、汉兵共十四万人,再找来时任广西总兵的俞大猷,由他领兵,并一同商讨好作战方案。
之后分七路进军,先夺下牛河、三厄等险要据点,再连克数十座敌巢,攻下了坚固的东山凤凰寨,连战连胜,将韦银豹、黄朝猛逼到了潮水寨。
敌人在山顶上搭营顽抗,山路陡峭,很难仰攻,官兵一直强攻了十多天,没攻下。
殷正茂急了,让俞大猷停止强攻,想个计策拿下。
日期:2013-12-03 20:55:54
在这以后,山顶的敌军看见了一副奇怪的现象,山下的官兵在白天开始不断分兵攻击别的据点,并不猛攻大寨,在晚上又没了动静,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也就开始松懈下来。
直到一个雨夜过后,山下炮声大作,山上突然冒出喊杀声一片,韦、黄二人慌了手脚,紧跟着大批官兵攀岩而上,一战而定,击溃老巢。
原来,分兵是假的,趁雨夜敌人最松懈时登山设伏才是真的。
在乱兵中杀掉了黄朝猛,得到了一个貌似韦银豹的人头。不加细查,殷正茂传令收兵回家,紧接着便写下捷报上奏朝廷,领了封赏。
作好战前部署,速战速决,不能让大部队在山沟里耗着,这就是殷正茂的作战思路。
很快,查出了所谓的贼首人头并不是韦银豹的,而是他走投无路时,砍下了一个长得像他的属下的脑袋,是李代桃僵。殷正茂并不慌张,他马上派出手下四出暗查,没多久,便活捉了韦银豹。
这时,殷正茂再次上疏,说真不好意思,上次是工作失误,这回是真的献俘,请求降罪责罚。
高拱拿到了奏折,摇头笑了笑,也没有多追究。
就这样,殷正茂立了功,生了官,也发了财。高拱则办成了事,朝廷省掉了麻烦。所以,不用殷正茂用谁?
隆庆五年(1571)八月,李迁卸任,由高拱推荐,殷正茂接任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开始接管广东的事务。
广东比广西好不到哪儿去,更是一团乱麻。当时在广东横行的,主要有两股势力,一个是山贼强盗,另一个是海盗倭寇。
那里有名有姓的土匪头头有,惠州的蓝一清、赖源爵,,潮州的林道乾、林凤、诸良宝,琼州的李茂……这些大盗贼啸聚一方,不干好事,都祸害出了名目。不过,这些名字大家不必细记,因为他们在新任总督殷正茂的强力镇压下,简直是小打小闹一般。
在史书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记载:“以此尽平诸盗。”就是说,一个一个地,这些匪首便成了殷正茂报功奏折上的名单。
对付那些海盗倭寇,殷正茂先发制人,把沿海谪戍散居的百姓迁徙到云南、四川、湖广等内地去,先断了倭寇的向导,然后布置兵将画地分守,一个人堵一块地儿,采用围猎式剿灭,终于将海盗倭寇一举荡平。
日期:2013-12-03 22:24:57
至此,两广地区在纸面上算是平静下来,但里面还有很多实质问题。那里山高路远,是长期以来所谓的岭南地区,贬谪的官员多,贪污的官吏也不少,民风、官风都不怎么样。
于是,高拱上疏,特请嘉奖广东潮州知府侯必登。
侯必登,字懋举,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此人并不是一名出色的政治人物,却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父母官。
中进士后他一直在基层做官,一直到隆庆二年(1568),他才做到了五品知府,还是在山穷水困的潮州。
当时的广东还没开发,潮州乱极了,长年饱受盗贼倭寇的侵扰,百姓没几天安生日子,四处是断壁残垣。
在侯必登到任后,大胆做出了一系列举措,革除弊政,减免捐税徭役,他四处奔波,竭力为百姓营造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在当地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可一日无侯公。
而高拱最看重这个,政绩可以造出来,拉到的工程项目可以造出来,GDP增长也可以造出来,但民生口碑却是实实在在的。高拱希望大力褒奖像这样廉能的地方官,来激励其他的官员。
由隆庆下诏褒奖,并御赐侯必登从三品的服饰俸禄。
同时,高拱在两广地区多建学校,增加两省进士、举人的录取名额,鼓励百姓读书识字,以此来引导民风向上。
一手打击不法分子,一手普及教育文化,正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如此,高拱在云贵、两广地区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