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12-04 13:17:48

隆庆四年(1570)九月,黄河在江苏邳州决口,从睢宁到宿迁的一百八十里水路淤塞。

这一消息传到了北京,立时震动了朝廷上下。

黄河河堤决口,工部派巡河官员堵住就完了,何必这么大惊小怪!不是的,因为这不单是水患问题。

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京,而经济中心在南方,大批粮食需要走运河从南向北转运,叫做漕运。漕运正需要这一段的水路供应,如今是漕运出了问题,自然马虎不得。

在晚清时,清政府曾请来西方水利专家治理黄河,经过这些专家用科学的办法探究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向清政府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一片关注。看似很高深,但在不久之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三百年前一位中国古人治河理论与实践的翻版。

这位古人在前面是露过面的,他叫潘季驯,是明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人称“千古治黄第一人”。

潘季驯,字时良,浙江湖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

在科举完成后,他做过推官、巡按御史,又升任大理寺左少卿,主要从事司法工作,推行过里甲法,斥抑豪强,干得很不错。

但意外的是,他之后改行做起了工科,潘季驯有着极高的水利方面的天赋,在前面曾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协助朱衡治理过黄河。从那时起,潘季驯刚了解到黄河水文和河工技术。

此时,黄河决口,需要一名技术人员去治理河道,疏通漕运。高尚书正愁找不着人,恰巧当时潘季驯刚刚丁忧回来没多久,于是高拱拍板,派潘季驯去总理河道,提督军务。

上一次不过是一名助手,潘季驯能行吗?潘季驯也没有预定什么设想,先去堵住决口再说吧。

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之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导致河水四溢,冲毁堤坝。那好了,要挖掘出泥沙,疏浚河道。

事实上,历来治理黄河一直是这样做的,用人工挑浚河道,把泥沙不断地挖出来。在汛期时,就分流,减轻洪峰压力。

这一办法看上去没问题,泥沙多了就挖,洪水大了就分,不对吗?

当潘季驯实地巡视河工时,才发现这个办法真是费力不讨好,泥沙是边挖边陷,而分流的水道又会被泥沙堵塞。这是花钱买死循环,治标不治本。

最大的麻烦就在于泥沙太多,所谓跳进黄河洗不清。潘季驯曾记录过黄河水有多浑浊,一斗水中泥沙占到六成,而到了汛期,泥沙竟占到了八成。

在一番实地考察与开动脑筋之后,潘季驯一改以往的套路,他下令“堵住决口,高筑堤防,束紧河道”。

河水来了,就要分流,这反倒要收束水流,没听说过,所有人都很担心。但很快,事实说话了,束住的水流变得很急,泥沙不能沉底,便随水滚滚而下,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众人大吃一惊。

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奥秘就一句话——水能带沙,亦能刷沙。

以往是河水四溢,水流不专,导致水力下降,泥沙自然就要淤积了。既然这样,把河水和泥沙全部约束在河槽之中,令它力而专一。天长日久,河床就可以刷深,河流稳定下来而不四处决溢,多年来的成规就此打破。

日期:2013-12-04 16:21:12

后来申时行在写《潘公传》时,曾详细记载下潘季驯在这次治河活动中,栉风沐雨,身先士卒,冒着极大的危险,亲自登船指挥堵筑黄河决口的事迹,但这些惊心动魄的治河活动并不是最大的困难,阻力来自于朝廷内部。

朝廷的头头脑脑们并不关心黄河治理的好坏,也不想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和银子,而是只把漕运是否畅通作为评价标准。在治理过程中出现过事故,张居正就亲自写信告诫潘季驯,指责他的工作失误,严厉约束他的治黄河计划,让他专心防洪,保住漕运。

张居正的信也代表了高拱的态度,这时他们已经在筹备新的漕运方略了。

而事实上,高层的当政者并不真正了解底层问题,至少在漕运上是这样。这在当时有“治黄”和“保运”两派之争,潘季驯坚持他的治河为主的方法,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他认为治河才能治本。

潘季驯依然在治河一线上指挥工作,他的方法叫做“筑堤束水,借水攻沙”,其关键就在于堤防的作用上。

为此,潘季驯创筑了遥堤、缕堤、格堤、月堤等多种堤防工程,按地形在大河两岸依次分布,配合运用。他特别重视筑堤质量,亲自监督修筑河堤,偷工减料、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坚决不行,堤防可比边防。

有关于此,连一向瞧不上中国科技的西方人都叹服不已,德国水利专家H?恩格斯教授称赞道:“潘氏分清遥堤只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

在束水攻沙的基础上,潘季驯又提出了“蓄清刷黄”和“淤沙固堤”的主张。

简单说来,是在黄河和淮河的交汇处,修筑河堤阻止黄河水南侵,而蓄住比较清澈的淮河水,以改变原来的水和沙的比例,以清水刷黄沙。另一个则是在汛期主动引水淤滩,对泥沙因势利导,加固大堤。

有潘季驯的治理,不稳定的黄河水得到控制,水患终于止息,令人头疼的漕运问题一时得以解决。

不过,没有高层的绝对信任,还是不够稳当,在隆庆五年(1571)十二月,因运河中出现运输船只漂没事故,潘季驯遭到勘河给事中雒遵的弹劾。

两个月后,潘季驯被罢官归去,这是他第二次治理黄河,束水攻沙,已见成效。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