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04 13:17:48
隆庆四年(1570)九月,黄河在江苏邳州决口,从睢宁到宿迁的一百八十里水路淤塞。
这一消息传到了北京,立时震动了朝廷上下。
黄河河堤决口,工部派巡河官员堵住就完了,何必这么大惊小怪!不是的,因为这不单是水患问题。
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京,而经济中心在南方,大批粮食需要走运河从南向北转运,叫做漕运。漕运正需要这一段的水路供应,如今是漕运出了问题,自然马虎不得。
在晚清时,清政府曾请来西方水利专家治理黄河,经过这些专家用科学的办法探究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向清政府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一片关注。看似很高深,但在不久之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三百年前一位中国古人治河理论与实践的翻版。
这位古人在前面是露过面的,他叫潘季驯,是明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人称“千古治黄第一人”。
潘季驯,字时良,浙江湖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
在科举完成后,他做过推官、巡按御史,又升任大理寺左少卿,主要从事司法工作,推行过里甲法,斥抑豪强,干得很不错。
但意外的是,他之后改行做起了工科,潘季驯有着极高的水利方面的天赋,在前面曾以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协助朱衡治理过黄河。从那时起,潘季驯刚了解到黄河水文和河工技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